近年来,美国的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关税成为其经济战略的核心工具之一。特朗普声称,通过关税的增加,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美国人甚至可以免交所得税,这一大胆言论迅速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和经济学界的质疑。特朗普的观点为何具有争议?关税是否真的有能力抵消庞大的所得税收入?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主张的背景、事实依据以及其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 特朗普在2025年4月于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布声明称,“随着关税的实施,许多人的所得税将大幅减少,甚至可能完全取消,重点面向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群体”。这一说法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与期待,因为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23年的数据显示,美国仅有14.4%的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换言之,如果特朗普的预测成真,绝大多数美国家庭将免除所得税负担,从而带来深远的经济福利。 然而,税收和关税的本质和规模截然不同,财政专家纷纷表示,这一承诺缺乏经济数据支持。
经济学者Erica York和Huaqun Li在税基金会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个人所得税收入是关税收入的二十七倍多,即使将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下的群体全部免征所得税,也需要远远超过现有关税带来的财政收入作为替代。而特朗普截至2025年4月所实施和计划的关税预计仅能为联邦政府带来1670亿美元税收,这仅仅覆盖了免除低收入者所得税总额的不到四分之一。 这种明显的财政缺口意味着,除非通过其他财政手段弥补,否则特朗普的关税免税设想难以实现。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关税主要是对进口商品加征税费,其直接影响体现在提高进口商品价格和相应的消费成本上。虽然关税会增加政府收入,但这通常伴随着国内消费者成本的上升,从而产生通货膨胀压力。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关税并非直接的减税工具,反而可能因为生活成本的加重而感受到经济压力。
另一方面,美国的所得税体系涵盖了大量个人和家庭所得,且税基广泛,收入税的财政收入是联邦政府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减少所得税意味着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如果没有有效替代措施,将限制政府在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出能力。此外,过度依赖关税收入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引发贸易战,进一步影响出口和整体经济健康。 除了政策层面的讨论,个人财富管理方面也值得关注。虽然关税政策复杂且难以短期内影响个人所得税负,但投资股票和资产管理则是普通投资者降低税负的另一种途径。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市场学教授斯科特·加洛韦曾提出,合理持有股票并借贷利用资产增值,可以在不触发资本利得税的情况下实现财富增长,这是合法避税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需要权衡税收结构的稳定性与公平性。特朗普基于关税实现巨额税收替代的设想,虽然在政治宣传层面吸引眼球,但从经济数据和实际操作来看,缺乏可行性和持续性。关税作为贸易调节工具,应当聚焦于保护本土产业和优化贸易关系,而非用作单一财政收入来源替代个人所得税。 总结来看,特朗普声称关税可以消除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下美国人所得税的观点,存在明显的经济逻辑漏洞和财政缺口。政策制定须谨慎评估各方影响,科学合理配置财政收入来源,避免以牺牲消费者利益和经济稳定为代价的短期政策。同时,普通民众应关注多元化投资理财策略,提升财务健康,合理规避税负。
未来美国税收与贸易政策走向,将对民众生活和整体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值得持续关注和专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