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果断解除了劳工统计局(BLS)局长埃里卡·麦肯塔弗(Erika McEntarfer)的职务,此举震动华盛顿政坛和金融市场。此番解雇源于最新公布的7月份就业报告远远低于市场预期,仅新增7.3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对5月及6月的就业数据大幅下调,累计减少25.8万个岗位,美股及投资环境出现明显波动。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复杂政治博弈,还引发了对联邦统计机构独立性及数据准确性的激烈讨论。劳工统计局作为美国经济数据的权威发布机构,其月度就业报告和通胀率数据对联邦储备体系(Fed)的政策制定以及商业投资决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直言,“这是一次震惊”,同时指责该局“故意操纵数字”以损害共和党形象。他指示团队立即撤换麦肯塔弗,并扬言将任命一位“更有能力和资格”的接替者。
值得注意的是,麦肯塔弗是在2024年经参议院86比8的压倒性票数确认担任局长的,她在此之前曾在拜登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及美国人口普查局工作,拥有丰富的劳工经济学背景。特朗普对于政府经济数据的质疑可以追溯至2012年大选期间,曾支持前通用电气主席杰克·韦尔奇指责奥巴马政府操纵失业率数据。此次他再次以经济就业数据作为政治攻击工具,尤其是在其新实施的关税政策引发市场震荡的背景下,争议愈发激烈。劳工部长洛丽·查韦斯-德雷默公开支持总统的决定,称近日公布的数据调整“引发了对拜登任命的局长决策的担忧”,并宣布由此前两度担任代理局长的威廉·怀特罗斯基暂时接任。怀特罗斯基曾在特朗普首次总统任期初期担任BLS代理局长达两年多。经济学界和前任劳工统计局领导纷纷对特朗普的做法表示批评。
威廉·比奇,曾在特朗普首次任期领导BLS的前局长,直言总统的指责“毫无根据,严重损害了BLS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报告公信力”。另有统计专家迈克尔·霍里根指出,解雇局长纯粹是因为不满意就业数字的表现,而未能深入理解数据背后的统计方法及采集流程,他强调拜登政府的政治身份与数据的完整性无关。据悉,劳工统计局近期因预算削减和人手短缺,已缩减了基准通胀数据的实地采集工作,转而依赖数学模型填补数据空缺,这加剧了部分经济数据的不确定性。特朗普国家经济委员会负责人凯文·哈塞特则认为,疫情以来BLS的数字修正幅度过大,令公众难以信赖数据的准确性,他支持总统为该机构引入新的管理视角。然而,行业专家普遍担心频繁的领导层变动会削弱BLS的独立性与公正性,损害经济数据的市场信任。金融市场因此陷入波动,投资者忧虑数据变动可能受到政治操控,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经济预期。
美国联邦储备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因未能及时调降利率而遭到特朗普抨击,称其为“太迟的鲍威尔”,与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的行动同时上演,展现总统对经济政策延缓的极度不满。尽管劳工统计局自上世纪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独立性,以防止政治干预确保数据的客观性,但此次事件显著挑战了这一传统。部分专家呼吁联邦政府应加强统计机构的独立性保护,防止政治压力干扰经济数据的透明发布。就业市场的软化可能源自多重因素,包括新关税政策、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疫情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单纯指责统计机构忽视了经济现状的复杂性。未来新任领导人将面临重建公众和市场对劳工统计局数据可信度的艰巨任务,确保经济报告的科学严谨性和政治中立性是保障美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此次解雇风波不仅揭示了政治与经济数据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也提醒社会各界关注数据透明度和统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美国内需和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尤为关键,准确、权威的就业数据将继续扮演指导政策和市场预期的基石角色。面对这场信任危机,美国政府如何处理统计局未来的发展路径,将成为观察美国经济政策稳定性和透明度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