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公司近日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整体业绩展现出强劲增长,同比盈利和销售均明显超出分析师预期,但受限于未来业绩展望的复杂局面以及其核心云计算业务——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的表现未达市场预期,导致该公司股价出现显著下跌。本文将全面解析亚马逊近况,深入探讨其表现背后的原因及市场反应,为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提供有价值的视角。亚马逊第二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68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远超华尔街分析师预估的1.33美元。销售额达到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同样优于分析师预测的1622亿美元。如此强劲的业绩表现显示亚马逊零售业务依然稳健,持续推动利润率的提升,尤其在大幅增加息税前利润(EBIT)方面表现突出。尽管业绩优于预期,但亚马逊的未来指引引发市场忧虑。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收入中值为1767.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目标的1732.7亿美元,显示一定的增长预期。但运营收入指引仅18亿美元,显著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9.5亿美元,反映出亚马逊对盈利能力增长持谨慎态度。投资者对此反应负面,导致当日股价暴跌8.3%,最终收于214.75美元。围绕亚马逊云业务AWS的表现,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虽然AWS营收达308.7亿美元,增长17.5%,超过普遍预期,但远远落后于微软Azure同期39%的增长以及谷歌云的32%增长率。面对人工智能的兴起,AWS的相对疲软引发市场对其竞争力的质疑。
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被问及是否“落后于生成式AI”,他表示目前AI仍处于早期阶段,坚信亚马逊的成本优势和庞大的客户基础将使其在长期内受益。然而,这种谨慎乐观未能安抚投资者情绪,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延续下跌。多位分析师在财报发布后发表报告,普遍指出AWS增长缺乏加速迹象,与微软和谷歌等直接竞争对手形成鲜明对比。分析师指出,AWS背负着一定的结构性挑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方面存在疑虑。尽管如此,有分析机构仍对亚马逊股票持乐观看法,认为整体业务仍具潜力,尤其是零售业务稳健增长抵消了云业务的疲软部分。除了云业务的表现和未来展望之外,亚马逊的营运收入预期也被认为较为保守。
继第一季度发布较宽的运营收入预估区间后,第二季度实际营业利润大幅超出此前指导,部分原因是5月份中美之间达成的减免关税协议缓解了运营成本压力。这一减税利好显著改善亚马逊的利润表现,也助推了公司秋季财报的乐观预期。市场观察人士认为亚马逊管理层在财务指导上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姿态,目的是避免过度乐观引发投资者不必要的波动风险,因此未来随着实际业绩的兑现,可能出现超预期表现的情况。回顾今年以来亚马逊的股价走势,整体表现稳健。2025年迄今,股价涨幅约7%,略低于标普500指数的8%。但相较于春季经历的显著下跌,亚马逊股价在中国进口关税放宽带来积极影响后实现了强劲反弹,5月至6月间上涨18%。
技术分析显示,股价已经突破关键技术形态“杯柄形态”的买入点,显示出短期内投资者信心有所提振。此外,根据知名投资工具IBD的综合评级系统,亚马逊股票得分高达95(满分99),反映了良好的增长潜力和投资吸引力。尽管如此,亚马逊仍面临来自多个方面的压力。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积极布局使AWS处于激烈的争夺中。微软和谷歌均在云服务与AI整合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带动云营收快速增长,而亚马逊被市场视为反应略显迟缓。此外,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贸易政策、供应链状况和消费需求变化都可能影响亚马逊未来的业绩走势。
结语来看,亚马逊强劲的第二季度财报证明其零售主业依然具备强大竞争力,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但云计算业务的表现及其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市场地位令人担忧,成为压制公司股价的主要因素。投资者和分析师将密切关注未来几个季度内AWS的创新能力和增长势头,以及公司调整战略以应对AI挑战的成效。整体而言,亚马逊的长远发展依然光明,但面临的挑战也要求公司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和市场环境。只有在维持零售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推动云计算及AI业务创新,才能确保公司继续引领行业并回报股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