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铝市场经历了一波显著的价格上涨,现货市场的紧张局势成为推动价格上升的关键因素。铝作为现代工业及制造业的重要基础材料,其价格走势不仅受到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影响,同时也深受贸易政策变动和区域供应链调整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现货市场紧缩对铝价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和市场供需变化对铝市场的长期意义。铝月度金属指数显示,从2025年6月至7月期间,铝价虽放缓上涨脚步,但整体仍表现出向上的态势,指数上涨近2%。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对铝供应紧张的普遍预期,在此背景下,现货市场的紧缩尤为值得关注。铝市场中颇具代表性的中西部地区溢价,在经历了六月初的峰值和短暂回落后,重新出现明显上扬趋势。
到七月初,溢价水平甚至成功超越此前的高点,预示着市场对铝供应的担忧并未消减。此轮溢价的起伏,部分原因源自美国针对进口铝材实施的“232条款”关税在六月初翻倍后,买方市场出现短暂的观望。一方面,进口关税的提升加重了进口成本,另一方面贸易谈判进展迟缓,使得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谨慎情绪。经销商对现货溢价的下行持保留态度,普遍认为若没有与主要出口国达成贸易协议,关税水平将难以减轻,而需求明显疲软则是唯一下调溢价的可能因素。贸易谈判的进展状况成为悬挂在市场头上的一把利剑。尤其是与加拿大的贸易协商陷入停滞,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的铝供应国,其出口关税政策对美国市场影响深远。
尽管加拿大提出放弃对美国科技企业征收3%关税的让步,但7月9日的谈判期限并未实现突破。美国方面,特朗普政府虽暂时搁置了报复性关税,但将最终决策期限推迟至8月1日,使得市场在短期内陷入观望和担忧交织的状态。如今的铝溢价走势暗示市场普遍认为最终无法达成降低关税的协议,这将使美国铝进口税负大幅增加。在此情况下,加拿大产铝依旧是美国供应链的支柱。尽管美国SDI公司的Aluminum Dynamics项目近期投产并带来一定的产能提升,但美国整体仍然是铝的净进口国,2024年进口占总供应接近一半。贸易谈判的僵局使得中西部溢价呈现出更大的波动性。
一旦与加拿大的贸易关系得到缓和,预计中西部溢价将出现回落;反之,保持现状或升高关税的预期将继续推动溢价攀升。另一方面,全球其他地区的铝溢价却出现了明显下滑。欧洲以及日本主要港口的铝溢价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贸易壁垒引发的全球碳素供给过剩。供应积压,加上需求疲软,使海外溢价承压。这种分化进一步反映出美国贸易政策对区域铝市场供需格局的显著影响。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制造业对铝的需求不断回升,而美国实行严格的关税政策无疑加剧了国内外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紧张。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除非贸易谈判取得实质进展或市场需求出现意外走弱,否则铝价短期内将维持强势。未来几个月,铝价走势很大程度将受贸易政策、进口关税及全球供需变化的共同影响。特别是与加拿大的谈判结果,将成为判断铝市场价格趋势的关键节点。此外,铝生产商和贸易商需要密切关注全球制造业动向以及物流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随着绿色能源和汽车产业对轻量化材料需求的增长,铝作为重要原材料的市场地位愈发稳固,价格仍具上涨潜力。综上所述,现货市场的紧缩已成为促进铝价攀升的重要驱动力。
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进口关税的调整及区域溢价的分化,共同构成了铝市场价格形成的复杂背景。投资者及行业参与者应全面考量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及时调整采购和投资策略,以应对铝价可能的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和贸易环境的进一步演变,铝市将继续展现其动态变化的特征,理解现货市场紧张带来的价格影响,将帮助相关各方把握市场脉搏,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