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台灣建築業分析報告中,預計該行業在2025年至2028年間將實現每年平均增長率(AAGR)4%的增長。但在此之前,台灣的建築產出在2024年面臨重大下滑,這一變化引發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根據最新報告,台灣建築市場的增長預測已從2024年的3.4%下調至0.9%。這一調整主要是受到批准的建設許可和建設開工數量減少的影響。根據台灣的預算、會計及統計總處(DGBAS)的數據,2024年前四個月,台灣的建設許可的總樓面面積同比下降了8.1%,而同時期間建設開工數量則減少了7.6%。這些數據顯示出台灣建築市場的緊縮情況。
此外,2024年4月,台灣經歷了25年來最強的一次地震,這一事件預計將對建築產業的產出造成進一步影響。地震發生後,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暫停了在台灣的建設工程,對建築業務的影響可謂深遠。 然而,儘管2024年的市場表現不如預期,未來幾年卻顯示出回暖的跡象。預計在2025年至2028年,台灣的建築業將再次步入增長軌道,年均增長率可達4%。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幾大關鍵因素,包括對半導體製造、交通、旅遊、能源及住宅等領域的投資。 隨著全球對半導體需求的上升,台灣在這一領域的投資不可避免地成為推動建築行業增長的主要因素。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全球技術運作的支柱,未來的擴張計劃將吸引大量的建設需求。此外,台灣政府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將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並計劃到2025年通過可再生能源生產20%電力、煤炭30%和天然氣50%。這將進一步推動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如最近啟動的1170億新台幣(約合38億美元)的海龍離岸風電項目,這個項目被認為是台灣歷來最大的離岸風電計劃。 在此背景下,市場專家認為,台灣的建築市場未來幾年將面臨重大機遇。報告提供了2019至2023年的歷史數據及2024至2028年的預測,分析了主要增長驅動因素,以及建設市場在商業、工業、基礎設施、能源及公用事業、機構及住宅等多個細分領域的市場趨勢。 這份報告還包括正在進行的超級項目管道的分析,並對各個行業的開發階段進行了細分,展示了目前項目的預計支出。
這些數據將幫助行業內的相關人士識別和評估市場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建築需求的變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制定有效的市場進入策略將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專家建議企業應及時根據行業趨勢調整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此外,報告中還指出了一些潛在的業務風險,包括成本、法規及競爭壓力等。這些因素可能影響企業的整體表現,因此需要引起行業相關人士的重視,以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建築需求不確定的當下,台灣的建築企業必須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新的市場動態意味著企業需要在技術創新、資源配置和市場拓展等方面尋求新的出路,以保持競爭優勢。 總結來看,儘管2024年台灣建築市場面臨挑戰,但從長遠來看,隨著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持續的行業投資,台灣建築業在2025年至2028年間將以4%的年均增長率回歸增長軌道。這一過程不僅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一部分,也是全球建築業復甦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內的各方應緊密關注市場變化,抓住機遇,共同迎接建築市場的未來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