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阿根廷引发了一场关于总统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涉嫌欺诈的巨大政治风波。这一风波源于他在社交媒体上对LIBRA代币的推广。此次事件不仅在阿根廷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发了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 米莱总统在其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了相关代币的推广帖子,称LIBRA是一种专门为小企业和创新项目提供财政支持的金融资产系统。但是,这条帖子在发布不久后便被删除,导致市场瞬间崩盘,令许多投资者面临巨额损失。 根据相关法律文件,阿根廷的律师团在周日向刑事法庭提交了对米莱的欺诈指控,声称他在社交媒体上的推广行为直接导致了一场市场“抽 rug”(rug pull)事件。
原告认为,米莱的影响力和宣传使该代币的潜在风险被掩盖,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与此同时,LIBRA代币的开发者是KIP协议的团队,著名人物海登·戴维斯(Hayden Davis)也参与了其中。米莱在公共场合经常使用的“Viva la Libertad”标语也由代尔·卡内基媒体公司在他们的项目网站上发布。事件发生后,米莱办公室发出的声明则强调他并未参与LIBRA的开发,并表示他删除相关帖子是为了避免引起更多质疑。 尽管如此,米莱的解释未能平息政治争议。阿根廷国会的反对派成员指责米莱利用自己作为国家元首的地位,向公众推广不稳定的金融资产,甚至有在国会发起弹劾程序的呼声。
法律调查的展开,揭示了米莱与反对者之间越来越尖锐的政治分歧。 分析人士普遍担心此事件不仅会损害投资者的信任,还可能对整个阿根廷的经济稳定产生影响。权威专家指出,未经适当监管的金融产品宣称,不但无法保障公众的利益,更会降低公众对政府金融政策的信赖度。 当前的调查将决定米莱是否违反法律,以及其行为是否影响到公共官员促销资产的相关规则。这一事件不仅涉及到米莱个人的法律责任,也对未来阿根廷的金融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案件的进一步发展,投资者和市场都在密切关注能够影响金融政策的可能变化。
目前,阿根廷的合法性及公共信任正面临考验,而 LIBRA事件的后续发展必然将成为未来政治与经济讨论的一个重要焦点。无疑,这一事件将改变人们对阿根廷当前经济体制及其政治环境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