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金融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成为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引擎。欧洲中央银行(ECB)于2025年正式批准了一项重大的双轨计划,计划利用央行资金支持分布式账本技术交易,标志着欧元区数字金融生态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欧洲央行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安全并重的态度,也为未来数字欧元的发行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欧洲央行的双轨计划包含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短期轨道名为“Pontes”,旨在于2026年第三季度启动试点。该方案将推动分布式账本平台与欧洲支付系统TARGET服务之间的无缝连接,确保欧元现金、证券和抵押品在欧洲境内的自由流动。
通过搭建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Pontes”预计将大幅提升跨境支付与证券结算的速度与透明度,打破传统金融交易中存在的壁垒与延迟。 在“Pontes”试点启动之前,欧洲央行将开放对基于DLT技术的实验和试验申请,鼓励金融机构和技术开发者积极参与探索和创新。这一开放政策既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也有助于欧洲央行搜集更多技术反馈,为后续方案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欧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皮耶罗·奇波隆内(Piero Cipollone)指出,尽管DLT和代币化尚属新兴领域,但它们有望为金融交易结算带来质的飞跃。 长期轨道名为“Appia”,则定位于全球级别的操作平台,旨在深化DLT技术的国际应用。该计划鼓励与各国和私营部门的多方协作,推动包括外汇结算在内的跨境金融交易数字化。
尽管具体实施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但“Appia”将紧扣提升支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保障体系安全等核心目标。此举不仅有助于巩固欧元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也将促进国际金融基础设施的现代化进程。 欧洲央行的双轨方案是在其此前针对数字欧元开展的广泛前期工作基础上提出的。自2024年5月至11月,欧央行组织了超过50场涉及64个参与方的DLT技术试验,紧密监测技术进展并评估其在金融交易中的实际效用。得益于这一科学严谨的探索过程,“Pontes”和“Appia”能够结合最新技术成果,更好地满足金融市场各方的需求。 数字欧元作为欧元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布局,欧洲央行计划在2025年10月完成其准备阶段。
尽管部分欧洲立法者对数字欧元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持谨慎态度,但欧央行强调,推动数字欧元必须兼顾创新与风险防范,确保金融体系稳定高效运行。数字欧元的推出不仅将显著简化零售和批发支付流程,还将增加欧元的国际竞争力,有望在数字经济时代塑造新的货币使用范式。 ECB双轨计划的批准也回应了近年来欧洲支付系统遭遇的挑战。2025年早些时候,TARGET2支付系统遭遇重大故障,暴露处传统金融基础设施脆弱的一面。由此可见,充分发挥DLT技术的去中心化、透明和安全优势,已成为提升欧洲金融基础设施韧性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方向。ECB双轨计划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对金融市场监管和基础架构设计的深刻变革。
从全球视角来看,诸多中央银行纷纷调研并试点央行数字货币(CBDC)及相关底层技术,推动货币体系转型。欧洲央行的双轨策略立足于欧洲金融的实际需要,同时积极展开国际合作,助力建立更加互联互通的全球支付网络。通过“Appia”长期方案的实施,预计不仅将提升跨境资产和货币交换的便捷性,也将在金融监管合规、反洗钱和反诈骗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消费者和企业对高效、低成本且安全的支付解决方案需求不断增长,分布式账本技术展现出的潜力日益凸显。ECB双轨计划不仅是对新兴金融科技的认可,也是推动传统金融生态系统转型升级的里程碑。通过探索将中央银行资金直接用于DLT交易,ECB正引领金融市场迈向一个更加数字化和去中心化的新时代。
总结来看,欧洲央行批准的两轨道计划体现了其对创新技术的积极拥抱,同时充分兼顾了金融市场的安全性和效率需求。短期的“Pontes”方案将推动欧洲区域内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促进现金和证券的无缝资金流转。长期的“Appia”计划则着眼于建设全球金融生态,推动跨境交易数字化。未来,随着数字欧元项目的推进和DLT技术不断成熟,欧洲金融市场有望实现质的飞跃,进一步巩固其国际金融领导地位。同时,ECB的经验也将为其他区域央行提供宝贵借鉴,推动全球央行数字货币和DLT技术的协同发展。 可以预见,央行数字货币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结合,将重塑现代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流动和资产结算方式,为投资者、企业和普通用户带来更安全、更高效和更透明的金融服务体验。
随着技术逐步落地和政策逐渐完善,欧洲央行的双轨计划将作为未来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石,助推欧元区跨入数字经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