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和科技巨头,一直以来致力于将前沿技术融入物流和配送环节,以提升效率和顾客体验。2025年,亚马逊公开了其在拟人机器人领域的最新进展,即开发能够从车辆“弹出”进行包裹配送的拟人配送机器人。该项目不仅体现了亚马逊对智能物流未来的大胆布局,也预示着配送行业迎来新一轮技术变革。 拟人机器人,顾名思义,是拥有类似人类形态和行为能力的机器人。亚马逊计划在美国建立一个名为“拟人公园”的测试基地,专门用于评估和优化这类机器人的配送能力。据报道,这一区域规模相当于一家咖啡店,内设各种模拟真实环境的测试障碍物,帮助机器人学习在复杂场景中移动和执行任务。
与此同时,亚马逊还将一辆自家的Rivian电动配送车纳入测试体系,希望机器人能够从车内“弹出”,迅速并精准地将包裹送达客户手中。 亚马逊拥有超过两万辆Rivian配送车,覆盖全美多个城市和社区。通过将拟人机器人与人类司机结合使用,亚马逊希望实现多线程配送模式。例如,在一名人类司机负责部分包裹投递的同时,机器人可以同步访问另一个地址进行快速配送,从而显著压缩整体的配送时长和成本。这种创新模式将结合无人驾驶车辆研发公司Zoox的技术,进一步推动实现高度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亚马逊不仅自主开发驱动机器人智能的大脑——人工智能软件,同时还采用国内外顶尖合作伙伴的硬件平台。
去年,亚马逊已在其仓库部署由美国Agility Robotics公司研发的拟人型机器人Digit。Digit机器人能够帮助工人完成搬运任务,令员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转变为“机器人管理者”。亚马逊首席执行官佩吉·约翰逊曾透露,通过机器人与员工的协作,提升仓库作业效率成为可能。 此前,亚马逊还获得了英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允许其无人机在无人目视范围内进行飞行测试。这一政策推动,无疑为机器人及无人配送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地铺平道路。结合拟人机器人和无人机,亚马逊正在打造涵盖陆空的多元化智能配送生态系统。
然而,尽管拟人机器人带来了诸多想象空间,实现其商业化量产与广泛应用仍面临诸多技术与现实挑战。正如爱丁堡大学机器人学习与自主系统教授Subramanian Ramamoorthy所言,机器人要在“拟人公园”以外的真实环境中稳定运行,必须克服复杂地面环境、不可预测的动态障碍物(如宠物、行人及小孩)、不同住宅布局甚至极端天气等多重考验。 亚马逊或将从较为简单的配送环境入手,例如标准设计的前院或宽敞平坦的车道,以降低环境变量的影响。这意味着目前拟人配送机器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随着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和机械硬件的进步,未来完全自主的机器人递送将变得越来越可靠和高效。在配送过程中,机器人需要具备灵活避障、识别门牌号、与客户进行有限互动等多种能力,融合视觉识别、路径规划和自我学习技术成为关键。 此外,安全和社会接受度也成为拟人机器人推广不可忽视的因素。
机器人在公共区域活动,必须确保不会对行人造成伤害或造成人身安全隐患。同时,隐私保护及数据安全方面,客户以及社会公众对于机器人技术的信任建设同样重要。亚马逊需要开展充分的公开测试和宣传解释,推动人们对机器人递送服务的理解与接受。 亚马逊拟人配送机器人项目的发展,折射出现代物流行业数字化、自动化升级的整体趋势。随着电商消费日益增长和客户对配送时效的更高要求,传统人工配送在效率和成本上逐步显露瓶颈。机器人配送不仅可以全天候工作、降低人力资源压力,更能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最优化路径规划,显著提升运营效能。
綜合来看,亚马逊在拟人机器人配送领域的投入与技术探索,是其持续打造智能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从内部仓库的机器人协作搬运,到未来或将逐渐替代部分人类快递员完成“最后一公里”投递,亚马逊正力图以技术创新引领全球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 展望未来,随着机器人硬件性能的提升和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进步,拟人机器人有望成为城市配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亚马逊的“拟人公园”实验基地和实地测试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实现更加高效、安全、智能化的包裹递送打开了新的可能。 尽管前路尚存诸多技术瓶颈与社会挑战,但亚马逊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未来几年,此类拟人配送机器人有望大规模进入市场,推动全球物流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随着自动化与智能技术不断融合,配送速度将更快、成本更低、服务质量更优,而消费者也将享受到更加便捷和创新的购物体验。
亚马逊机器人配送的未来令人期待,物流的明天,正因这些拟人机器人而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