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维尔·杜罗夫,作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加密通讯应用Telegram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数字自由的象征。然而在2024年8月,他在法国被控以毒品贩运、洗钱和有组织欺诈等多项重罪,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尽管指控严厉,杜罗夫本人坚决否认所有指控,称这是一起政治阴谋,是对他的不公正对待,同时表达了对司法程序的不满,认为自己尚未受审便已受“处罚”,更被禁止离开法国领土。通过2025年6月接受《Le Point》杂志的独家专访,杜罗夫首次全面出面回应相关指控、谈及其政治立场、言论自由的理念以及他眼中的全球科技战和大国角力。 杜罗夫强调,Telegram作为加密通讯工具的核心使命是保障用户隐私和自由交流,即使遭遇强权压力,他亦坚守独立不妥协的立场。他指出,即便有犯罪分子利用Telegram平台从事非法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运营者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事实上,Telegram团队曾多次配合法国警方的调查,并指导官方正确使用国际司法协助程序。他呵斥官方指控Telegram不合作的说法为假,并称警方在办案程序上存在错误。 被正式传讯的杜罗夫,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2月两度与相关法官会面,并将在7月再次出庭。尽管合作积极,但法国司法系统却限制他行动自由,其本人承受巨大个人和生活压力。他的父母身体状况严重恶化,无法陪伴在侧,刚出生的儿子亦因杜罗夫无法出席出生地办理护照。此外,他14岁的长子在迪拜寄宿学校意外骨折,杜罗夫也无法前往照料。
这种“软禁”状态使他既感到无奈又愤懑。 在谈及俄罗斯关系时,杜罗夫针锋相对地驳斥所有亲俄指控。他回忆起2013年仅有一次与俄罗斯高官的会面,随后因拒绝协助政权监控异议人士而选择出售旗下知名社交平台VKontakte股份,彻底远离俄罗斯。自此已近十年未踏入莫斯科,只为探访身处圣彼得堡的家人而短暂返回。杜罗夫否认与克里姆林宫有任何协议,也未接受俄罗斯官方任何形式的合作请求。他始终坚持平台中立,不为任何政治势力提供数据或进行政治审查。
即便如此,法国某些媒体质疑他的频繁往返俄罗斯令人生疑,并揣测所谓的“安全保障协议”,杜罗夫对此淡然回应,强调他在疫情期间回国探望父亲,且目前已超过四年未访俄境内,表明透明立场。关于与法国的联系,他详细介绍了自己2014年获得法国国籍时的复杂心境,并坦言虽然对白宫及欧洲部分领导人有期待,但现实政治令他失望,尤其对马克龙总统的治理和决策感感触颇深。马克龙不仅曾通过Telegram亲自联系他,还在被捕后向他发出信息,但杜罗夫选择不回复。目前,他拒绝与总统会面,直言法国正逐渐失去其应有的实力和全球影响力,政治沟通流于表象且缺乏实质力量。 此外,杜罗夫毫不讳言自己对数字监管新法令如欧洲《数字服务法案》的担忧。他认为该法案石破天惊,看似防止网络谣言和仇恨言论传播,实则可能成为打压异见声音的工具,长远来看对民主构成威胁。
一旦社会默认并合法化网络审查,撤回自由将极为困难,而当今网络禁言的“坏人”也可能在未来变成被保护的少数群体。此外,他严厉批评社交平台对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禁言政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预示所有用户都可能成为未来的审查对象。 在国际视野中,杜罗夫对美俄及其他全球大国的网络监管和情报活动多有洞察。他透露自己曾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压力,有位工程师被强制要求为软件植入后门,且在美国境内有“禁言令”制度(gag order)将技术人员转变为“卧底”,而且不得向公司主管透露,此举严重破坏企业与员工的信任。他坦言自己因此拒绝在美国设立总部,更倾向在迪拜这样的行政高效且政治环境较为宽松的地区运营Telegram。与此同时,他坦承曾被知名间谍软件Pegasus锁定,甚至透露自己极少携带手机,日常依靠iPad视频会议和邮件办公,以最大限度减少数字监控风险。
杜罗夫在采访中还透露Telegram的商业模式和团队运营。尽管Telegram拥有超过10亿用户且盈利超过5亿欧元,但他个人却没有从中领取薪资或分红,更多是将VK股份卖出所得资金投资于Telegram及其区块链项目。据他介绍,为保证公司独立性,Telegram没有引入外部股东,也不曾出售一分钱,完全由他个人持股,因此能保持绝对的言论和隐私保护原则。面对众多巨头如Facebook旗下WhatsApp的模仿,他反倒表示理解甚至欣赏,认为能够被复制也证明了Telegram的创新价值。对于竞争对手Signal,他抱持尊敬态度,认为双方共同为推动加密通讯技术发展奋斗。 谈及未来,杜罗夫规划Telegram由非营利基金接管,确保平台继续忠于创始理念。
他本人亦已订立遗嘱,确保子女在其去世后三十年内不得继承财富,目的是让孩子们自行奋斗,不依赖遗产成就自我。事实上,杜罗夫拥有六名法定子女,另有许多通过他的匿名精子捐献而出生的子孙。在个人生活方面,杜罗夫坚持极简主义和自律,每日做数百次俯卧撑与深蹲,避免饮酒、咖啡因和糖分,喜爱冬泳和冥想,从而保持身心健康及集中力。 杜罗夫的故事不仅是一场技术与自由的奋斗,也是跨国权力与数字主权的较量。法国司法系统的指控背后,反映出全球大国间对科技平台控制权的争夺,美俄及欧洲多方安全机构在网络空间的激烈对抗,以及数字时代个人隐私与自由权利的严峻挑战。杜罗夫坚持中立、拒绝政治绑架的态度,既是个人信仰的体现,也是Telegram作为开放通讯平台的核心价值。
未来Telegram如何在激烈的法规和监督压力中保持独立发展,仍是全球数字治理的关注焦点。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数字自由与国家安全博弈中,帕维尔·杜罗夫无疑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符号。他用行动和言语为全球亿万用户捍卫通信自由,同时也承受着法律、政治和人身的巨大考验。作为一个数字时代的反叛者和理想主义者,他或许注定永远站在权力与自由的边缘,继续书写加密通讯史上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