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企业比特币财政模式已经达到关键的转折点。随着超过250家机构,包括上市公司、私营企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养老基金开始持有比特币,公司如何运用这种限量供应的加密资产进行资本管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比特币财政模式兴起于2020年,由Michael Saylor推动,他通过自己的企业——Strategy,开创了将比特币作为企业储备资产的新局面。起初,这一策略主要是为了对抗通胀风险,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模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金融玩法,越来越多的企业模仿其结构,甚至出现了类似准ETF的公司形态。尽管如此,当前比特币企业财政模式正面临着日益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核心难题源自比特币价格的高波动性,带来的风险在企业层面尤为突出。
简单来说,企业财务模型依赖于一个相对简单的假设:先通过融资获取资金,再将资金转换为限量供应的比特币资产,最后耐心等待比特币的长期升值。问题是,当比特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这种假设基础便开始动摇。特别是当企业的股价跌至甚至低于其比特币净资产价值(NAV)时,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便会迅速崩溃。在金融术语中,这一情况通过“比特币市值与净资产价值倍数”(mNAV)这一指标展现。mNAV衡量的是市场对持有比特币企业的估值相对其持有比特币实际价值的溢价程度。如果这一溢价消失,投资者将认为企业的价值不被看好,可能导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
Breed VC发布的比特币报告对这类风险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所谓的“mNAV死亡螺旋”现象。当比特币价格骤降时,企业的净资产价值缩水,市场市值缩小,融资渠道关闭,企业被迫出售比特币以应对债务或融资需求。这种抛售又进一步压低比特币价格,在市场中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将促使部分企业倒闭或被收购。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数企业的比特币持仓仍以股权融资为主,杠杆使用较为谨慎,降低了系统性风险。但如果未来企业加大杠杆融资比例,上述风险将迅速放大,甚至波及债权人,导致整个市场信心动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trategy公司在比特币财政模型中的表现依旧强劲,成为行业中的“优等生”。
至2025年中期,Strategy持有超过五十万枚比特币,占公共公司持有总量的一半以上。更重要的是,Strategy的股价仍然保持着对其比特币净资产价值的显著溢价,通常保持在1.7到2.0倍之间,这反映了投资者对其长期价值和持续增长能力的认可。Strategy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更加稳健和有纪律的资本运作策略。该公司采用了平衡的股权与债务融资组合,而非单纯依赖杠杆。其通过市场增发股票获得高估值资金,再将资金回投于比特币持仓,避免了过度稀释。同时,公司发行低息的可转换票据,这部分债务仅在股价大幅上涨时转换为股票,有效减少了短期稀释压力。
虽然曾短暂采用过有抵押贷款,Strategy很快退出了高风险的比特币债务融资,这显著降低了因比特币价格波动引发的借贷风险。正因如此,Strategy能够保持比特币持有量每隔16到18个月几乎翻一番,表现出远超同行的积累速度和市场信任度。市场专家如Adam Back和Michael Saylor均认为,Strategy的股价溢价是企业稳步增加比特币每股持有量、保持财务健康和灵活策略的复利结果。相比于那些仅仅囤积比特币的企业,Strategy积极管理其财政策略,将比特币视为一种具有长远升值潜力但伴随短期波动的非对称性投资标的。在市场波动剧烈甚至部分同行陷入mNAV死亡螺旋的逆境中,Strategy以透明的投资者沟通、稳健的债务管理和主动的股权融资战略,成功守住了市场信心和股价溢价。更令人瞩目的是,过去五年,Strategy的股价涨幅达到约3000%,显著跑赢同期比特币(约1000%)以及半导体巨头Nvidia(约1500%)。
展望未来,企业比特币财政模式正步入行业整合阶段。那些保持高mNAV溢价和稳定增长的公司将脱颖而出,而过度杠杆化或缺乏投资者信任的企业则可能面临收购、破产或边缘化。此外,随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养老基金对比特币的配置不断增加,企业型比特币持有模式的吸引力可能受到传统金融产品的冲击。ETF等产品可能转移机构投资者资金,冲击包括Strategy在内的公开上市比特币股票的估值和市场需求。尽管这些变化可能带来行业结构性调整,但比特币作为有限供应的加密资产,其长期价值仍具备支撑。关键问题在于,企业能否经受住价格波动的考验,避免被迫在低位出售资产。
那些依赖高杠杆、缺乏有效公司治理的企业风险最大。相较之下,基于股权融资、稳健管理的企业更有可能渡过难关。总而言之,比特币企业财政模式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但通过策略性的资本运作、建立投资者信任和坚持长期投资理念,企业依然可以在动荡市场中生存并实现增长。Strategy公司的成功为行业树立了典范,展示了如何在波动性极强的加密市场中,通过严谨的执行和灵活的金融工具,保持竞争力和投资者支持。未来,随着市场逐渐成熟,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比以往更加注重资本效率、风险管理及创新模式的开拓。整体来看,供应有限、需求增长的比特币市场仍将孕育机遇,关键在于企业如何驾驭波动,实现资本的增值与保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