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油气行业经历了显著的活动收缩,这一现象主要受到美国政府对钢铁和铝进口关税的大幅提升所推动。根据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的最新调查显示,德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油气勘探和生产公司,在面对50%高额钢铁关税后,纷纷表现出运营规模缩减的趋势。此次关税的调整始于2025年6月初,由时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将钢铁和铝的进口税率从25%提升至50%,直接提高了油气行业的运营成本。 钢铁作为油气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核心原材料,约有四分之一在美国依赖进口;铝材的依赖度则更高,达到五成以上。关税的大幅提升自然对行业造成压力,许多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其运营计划和投资策略。调查中近半数受访高管预计2025年钻井活动将低于年初预期,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企业预期钻井数量将大幅下降。
超过四分之一的公司明确表示,钢铁关税的提高已直接导致他们计划钻井数量减少。 市场价格的波动也对油气产业链形成了强烈冲击。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原油期货价格经历了剧烈震荡,先是在五月初跌至四年来的低点每桶57.13美元,随后在六月中旬逆袭反弹至75.14美元的高点。价格的剧烈波动增加了企业生产计划难度,使许多油气公司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限制了扩张动力。达拉斯联储的调查还显示,油田服务行业的成本在第二季度加速上涨,反映出铁矿石涨价和供应链压力对整体行业运营费用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达拉斯联储的调查结果与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
EIA数据显示,美国2025年4月原油日产量达到历史新高的1347万桶,较前一个月小幅上涨,显示整体产量尚有增长潜力。但达拉斯联储的调查强调的是行业内部活动的微妙变化和未来预期,尤其是中小型生产商的谨慎态度和缩减操作计划。这种现象体现出产量增长并不完全代表行业活跃度的综合提升,而可能掩盖了政策和成本压力下的运营收缩。 许多行业高管对当前政策环境表达了极大不满。他们普遍指出,美国政府此前承诺营造有利于国内油气生产商的环境,鼓励“多钻井,多生产”,但现实却因关税政策和外部市场竞争形势而令企业陷入困境。一位油气勘探与生产公司高管直言:“政府的政策和政治言辞只会让情况更糟。
当前局面实际上帮助了欧佩克国家,而对我们的本土产业是不利的。” 此次钢铁关税的强硬措施,也与全球油气市场结构发生的变化相呼应。欧佩克及其盟友在2025年战略上调整,通过增产争夺市场份额,尽管近年曾实施减产协议以支撑油价。这种策略的变化加剧了全球油市的供给压力,进一步挤压美国油气企业的盈利空间和市场份额,使得美国本土能源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压力倍增。 此外,达拉斯联储的调查也揭示了一个复杂的行业生态——企业在面对关税上升和国际市场竞争时,不得不采取收缩钻井和压缩油井数量的保守策略。业务的缩小被业内人士视为“漫长的低迷期”开端,反映出油气行业在政策波动与成本压力下承受的持续紧张状态。
油气行业的波动不仅影响生产层面,也对投资和就业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钻井活动的减少意味着相关设备制造、油田服务及人力资源需求下降,从而波及整个行业链条。此外,油气价格和产量的不稳定性使得资本市场对能源板块的信心动摇,投资意愿减弱,形成恶性循环。调查结果提示,若相关政策得不到优化,产业链的不确定性和被动应对将持续影响美国油气行业的发展潜力。 展望未来,企业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在保障行业竞争力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合理调整关税政策,缓解材料成本压力,强化国内供应链能力,将是支持油气产业复苏的关键。
同时,面对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趋势,美国油气行业也需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生产效率,应对环保法规和新能源竞争带来的双重挑战。 总而言之,2025年第二季度的油气行业活动收缩现象充分展示了钢铁关税政策调整对美国能源产业链的深远影响。达拉斯联储的调查为市场提供了直观的业界反馈和未来预期,提醒各方关注政策环境变化对行业不可忽视的调整力量。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能源格局的持续变化,美国油气产业需积极适应新局势,以实现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