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子游戏行业也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游戏中的人物形象、声音以及动作表演,依靠演员们的投入与创作,使虚拟世界充满生命力。然而,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演员们对于数字复制技术滥用带来的职业风险产生了深切担忧。尤其是在视觉和声音的重现方面,未经同意的技术复制不仅威胁到了他们的劳动权益,也可能引发更广泛的伦理和法律问题。2024年下半年,电子游戏演员在美国演员工会(SAG-AFTRA)的组织下,针对主要游戏公司发起了长达11个月的罢工。这场罢工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双胞胎制作中的应用展开,迫使行业重新审视与演员角色及其数据使用相关的契约条款。
此次罢工不仅表明了演员群体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决心,也彰显了公众以及业界对人工智能合规使用的重要关注。最终,在2025年7月,一份全新合同草案获得了超过95%的演员投票通过,标志着这场合同争议的正式结束。新合同明确规定,所有游戏制作公司在使用人工智能制作演员的数字形象或者声音复制时,必须事先取得书面同意,且付费标准不能低于实地演出。这一条款有效遏制了无授权的复制行为,保障了演员的劳动成果不会被随意挪用或过度剥削。知名配音演员珍妮弗·黑尔(Jennifer Hale)表示,她对于自己声音和形象的使用现在拥有了更强的掌控权,能够“确信自己的作品不会被滥用或误用”,这种归属感极大地缓解了过去的不安与焦虑。除了人工智能使用规范新的明确界定,合同还包含了未来三年内的持续薪酬增长保证和演出安全标准的提升。
特别是在涉及高风险动作表演时,规定必须安排医疗人员现场待命,以应对突发伤害。这种综合性改革反映了整个游戏产业对于演员职业健康和福利的更多重视。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新协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继电影和电视剧行业近年来类似罢工后,在娱乐行业人工智能适用方面的又一标杆性进展。通过借鉴影视行业的成熟经验,游戏产业在保障技术创新同时,成功维护了尊重创作者权益的行业规则。签约的游戏制作公司阵容庞大,包括《使命召唤》背后的动视暴雪、EA、华纳兄弟游戏以及其他六家大型企业。这些公司不仅承诺遵循新的A.I.使用条款,还向演员群体保证行业内罕见的薪酬提升幅度,表达了愿与工会持续合作的积极态度。
此前的争议始于2022年11月原有合同到期后,尽管薪酬调整和安全措施达成一致,但人工智能内容的授权使用成为谈判的核心难点。近期通过的协议有效平衡了各方利益,确保游戏文化在创新驱动中不失公平、伦理与尊重。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复制将变得更为普遍和精细。此次合同的成功签订为业界树立了重要规范,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技术合理应用和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共赢局面。此外,游戏玩家们也能够在更具诚信和透明度的产业环境中,享受富有创造力且来源清晰的多样化内容。游戏行业作为全球文化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所有从业者的努力。
此次事件提醒我们,技术尽管能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能,但建立平等且有约束力的规则,是推动长远发展的关键。游戏演员们通过团结和坚持,成功为自己赢得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同时也为整个行业的未来铺垫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更多人工智能工具的涌现,游戏界的合作模式必将不断进化。演员、制作公司与技术开发者需要持续对话,携手营造一个创新与公共利益兼顾的生态体系。总的来说,电子游戏演员与公司之间围绕人工智能的合同争议落幕,不仅是一次劳动权益的胜利,更象征着技术发展与道德责任融合共荣的新纪元。随着行业各方在规范中逐步成熟,广大玩家和创作者将迎来更加丰富、多元和健康的游戏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