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数字产品设计中,排版不仅仅是美学的体现,更是提升用户体验和信息传达效率的关键要素。对于像Atlassian这样拥有多款关键企业应用的科技巨头而言,建立一个统一且高效的排版系统,是确保不同产品间用户体验一致性的重要保障。本文将深入讲述Atlassian排版系统从概念到落地的完整历程,探讨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技术实现及团队协作经验,为设计师与技术人员提供宝贵的参考。 早期的Atlassian排版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字体样式使用零散且缺乏规范,设计与前端实现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不同操作系统下系统字体的差异导致视觉不一致,整体可读性和无障碍体验也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面对这些瓶颈,团队明确了建立一个统一、现代且具有高度可维护性的排版系统的目标,以支撑未来业务的持续发展。 在启动项目伊始,团队深刻意识到排版作为产品基础框架的重要性,任何微小改动都可能影响到数百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视觉感知。
因此,他们摒弃一蹴而就的做法,选择采用“渐进迭代”的策略,通过分阶段逐步推行排版的改进,从而有效降低变更带来的风险,确保用户和内容创造者的日常工作不被大幅打扰。 为了实现这种高度灵活且可控的变更机制,Atlassian率先推动了基于设计令牌(Design Tokens)的基础设施建设。设计令牌作为一种抽象化的设计变量,可以在代码层面统一管理排版的字体大小、行高、字重等属性。项目初期,设计令牌被设计为与旧系统完全兼容,这样既能在不影响现有视觉表现的前提下完成技术校验,也为日后的视觉革新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通过这一策略,设计团队可以独立地在虚拟环境中调整字体比例和层级结构,工程团队则可以快速实现样式的模块化和复用,双方共同验证并推动最佳方案的形成。随后的阶段聚焦于提升视觉层级的清晰度和阅读体验,将字体大小及行高严格依照“微三比率”进行标定,确保不同屏幕布局下元素的和谐一致性。
标题字体更具重量感,极大地增强了信息密集界面的扫描效率,有效引导用户快速捕捉关键信息。另外,为了优化无障碍体验,最小正文字号由11像素提升到了12像素,并且彻底取消了全大写样式,减轻阅读负担,提升视觉舒适度。 命名规范的改进同样不容忽视。团队引入了更为直观且符合逻辑的新命名体系,使设计样式和令牌的调用变得简单明了,降低了因命名不当带来的混淆和沟通成本。 在字体选择环节,团队做出了颇具战略意义的抉择,放弃了传统的系统字体。由于不同操作系统中系统字体如Mac的SF Pro和Windows的Segoe UI在字重、间距和基线位置上的差异,导致跨平台体验难以保持一致。
经过多个阶段的调研和试验,Atlassian最终打造了两套专属字体:Atlassian Sans和Atlassian Mono。 Atlassian Sans基于开源字体Inter Variable进行了定制,它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读性,适用范围广泛,兼顾品牌调性与信息密集型环境的需求。Atlassian Mono则衍生自JetBrains Mono,特意针对开发者场景优化,保证等宽字符的整齐排列,同时提高了小字号下小写字母的高度,方便用户高效浏览代码段。这两套字体在基线、高度和笔画粗细上高度协调,确保界面文本和代码展示之间的视觉统一。 实际切换字体的过程由于设计令牌和组件已全面铺设,实现成本大大降低。这种从系统字体到专属字体的无缝过渡,保障了新版排版系统的快速推送,也确保用户体验的连贯性。
在项目推进中,跨部门协作成为成功关键。设计团队主动与开发、内容制作等多个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利用试点小组和实验性库为早期采用者提供反馈渠道。通过一系列的协作研讨会,共同评估字体比例的科学性、文本样式的适用性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视觉表现,达成了各方认可的落地方案。 设备兼容性问题也被纳入排查重点,团队定期组织跨浏览器的bug修复会议,确保Figma中的设计成果能够准确无误地反映到真实应用环境中。为了避免实现中的歧义与分歧,设计在项目初期分配的时间被迅速调整,设计和开发保持双向沟通,推动设计规范的细化和工程标准的同步。 项目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挑战。
举例来说,曾经尝试过的“UI文本”样式未能被广泛理解和接受,命名反复更改依然未能解决认知混乱,最终不得不果断放弃。此举充分体现了团队“简化即是美”的理念,强调在设计系统中,减少复杂度往往胜过增加新模式。 另一个重要的教训是命名的难度。设计系统中的命名不仅需要准确反映样式本质,也要具备足够的包容性,方便设计师和开发者快速理解与调用。团队意识到,命名的确定需要充分的时间与多方讨论,而不应仓促决策。 每一次迭代都代表着实验和调整的过程。
无论是字体加粗程度的微调,还是行高比例的优化,都充分展现了团队对用户阅读体验的尊重和对产品细节的极致追求。设计系统的分阶段发布机制为快速反馈和灵活调整提供了保障,使得每次改进都能带来实质性价值。 最终,经过这一系列精心筹划和实施的工作,Atlassian全新的排版系统得以成功推出。它不仅为旗下18款以上应用带来了统一、现代且易于识别的视觉风格,更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达的清晰度和可访问性,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了更优质的交互体验。 这次排版系统的变革告诉我们,在大型产品设计中,基础元素的升级往往充满挑战,但借助敏捷的开发策略、深入的跨团队协作以及对细节的坚持,复杂的设计问题能够转化为团队协作与创新的良机。排版作为连接品牌形象与用户体验的桥梁,其调整不仅关乎美观,更直接影响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对于设计师、开发者以及内容创作者来说,理解并参与到基础排版系统的构建中,不仅可以促进设计与技术的融合,还能推动产品整体体验的提升。正如Atlassian团队所展示的,坚持构建坚实基础和保持开放协作精神,是应对复杂设计挑战的核心密码。 Atlassian新排版系统的上线,标志着其产品视觉语言迈上了新的台阶,也为行业内同样面临大规模排版升级的团队提供了宝贵参考。未来,随着技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演进,持续优化基础设计系统,将成为推动数字产品创新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如果你希望深入了解更多关于Atlassian设计系统及排版革新的内容,可访问Atlassian设计官方网站,或通过参与他们提供的反馈渠道,共同见证并参与这场设计变革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