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种族、性别与多样性等议题在职场中愈发受到重视,许多企业也纷纷推行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政策,旨在打造更公平和融洽的工作环境。然而,美国最大的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却因一名内部举报人爆料,公司在发放绩效奖金时,依据员工的皮肤颜色而非实际表现做出奖励分配,引发巨大争议。这一事件揭示了企业在推行DEI政策过程中潜在的法律风险与道德困境。爆料自2022年12月开始,这位内部人员在为航空部门制定年底绩效奖金推荐名单时发现,名单中白人员工比例“过高”,因此收到上级指示需要调低白人员工的奖金分配比例,同时增加有色人种员工数量。具体操作中,其被要求将名单中表现优异的白人员工剔除,将同等数量的有色人种员工加入,完全基于种族标准,而非绩效评估。这些调整并未依据员工的实际贡献或业绩,而是遵循“提高多样性数据”的原则强制执行。
在与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拉旺达·穆勒(La Wanda Moorer)的沟通中,举报人得知如果团队无法达到指定的“多样性比例”,将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甚至被直接警告若不照做,举报人本人将成为可能的责任承担者。穆勒的言辞显示,这种做法并非首次,公司曾多次秘密通过人为调整奖金名单以挤出白人员工,取而代之的是符合多元化指标的有色人种员工,尽管这些员工的业绩并非最优。举报人最终不得不屈从命令,将名单中18名白人员工替换为18名少数族裔员工,以符合公司既定的DEI目标。数月后,举报人选择离开公司并公开表达了内心的愤慨,指责公司剥夺了表现出色员工应得的奖金与激励,违背了公平竞赛与绩效奖励的原则。此事件暴露出当前许多大型企业在推行“政治正确”政策时的矛盾和纷争。一方面,企业希望通过支持社会多元化与平权运动提升自身社会形象;另一方面,若以种族为唯一标准分配奖励,实际上会产生逆向歧视,影响普通员工的职业发展权益,更有可能违反美国的平权法及民权法规。
洛克希德·马丁的公关回应强调公司奉行绩效至上,承诺严格按照能力和成果发放奖励,并称对举报内容进行认真调查。然而,外界对此仍存在质疑,期待司法和监管机构能够介入彻查。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近年来针对联邦承包商的多元化政策进行了诸多监管调整,尤其是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签署的行政命令中,明确禁止联邦合约商推行基于种族的歧视性奖励计划。司法部民权司领导人哈米特·迪隆(Harmeet Dhillon)更表明将加大力度监督和执法,确保民权科学严谨平等地维护所有人权益,不因种族身份偏袒任何一方。洛克希德事件或将成为反向种族歧视案件的典范,引发关于多元化政策边界和企业责任的广泛讨论。专家指出,追求公平与包容是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但必须建立在尊重个人能力和绩效基础上,而非简单的种族数字游戏。
企业应避免简单化的指标驱动,制定更为科学和公正的评估体系,以兼顾员工的个人努力和社会多样性目标,防止负面影响的产生。此次举报有望推动国防及其他重要行业审慎审视其内部管理及激励机制,确保不偏离法律法律轨道与道德底线。对于广大职场人士来说,这一事件警示着在多元化浪潮中,如何更理性地处理种族及文化差异问题,既能促进多样性的包容又保障个体的公平权益。后续发展值得关注,洛克希德事态如何处理或将成为未来职场公平争议的风向标,也有助于完善美国企业推行公平激励的法律法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