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的发展,全球金融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布局备受关注,尤其是在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和推动数字人民币(e-CNY)推广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近日,京东与蚂蚁集团这两大中国科技巨头联手推动人民币稳定币的消息,引发了业内和市场的高度关注。此举不仅体现了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在数字货币领域的积极探索,也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寻求更大话语权的战略意图。京东和蚂蚁集团与中国人民银行(PBOC)展开多轮私下磋商,积极争取发布基于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许可。离岸人民币指的是流通于中国大陆之外的人民币,这种稳定币的推出将为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提供技术与制度保障。
两家公司认为,通过在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发行人民币稳定币,能够有效冲击当前由美元主导的全球稳定币市场,促进人民币使用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据路透社报道,京东高管在与中国人民银行的私密会议中强调了发行人民币稳定币的紧迫性,认为这是提升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份额的关键举措。事实上,当前全球稳定币市场市值超过2580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是以美元为锚的稳定币,凸显出美元的强势地位。非美元稳定币中,欧元锚定的EURC排名仅列第11位,显示人民币稳定币的潜力空间巨大。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系统中的份额却出现下滑。瑞士环球金融服务提供商Swift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跌至2.89%,创近两年来最低记录。
相比之下,美元仍牢牢控制着约48%的市场份额。业界资深人士、前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勇利警告称,如果人民币跨境支付效率不能赶上美元稳定币的速度和便利性,可能会带来战略风险。这也进一步凸显了京东和蚂蚁集团推动人民币稳定币的必要性。在稳步推动项目的过程中,京东和蚂蚁集团计划首先在香港和新加坡等自由贸易区申请稳定币发行许可,并将此视为试点与推广的重要窗口。香港政府近期积极完善数字资产相关法规,于最近发布的“LEAP”框架中明确了对稳定币发行的监管体系,将于8月1日正式施行相关许可制度,旨在促进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规范发展和实体经济的结合。此举为境外及跨境稳定币业务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也为人民币稳定币的发行铺平了道路。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公开表示,计划在全球主要主权货币国家争取稳定币发行许可,显示出京东扩大数字金融版图的野心和信心。同时,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强调将建立国际数字人民币运营中心,以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逐步打造“多极化”货币体系,摆脱美元和欧元等传统主导货币的限制。这种多极化货币战略呼应了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方向,推动全球货币体系更加多元化,促使各国在国际贸易和支付中选用更多样化的货币工具。数字人民币作为中国官方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具有国家信用背书和监管支持,而稳定币则多由市场主体发行,连接传统金融和区块链数字资产市场。京东和蚂蚁集团推动的人民币稳定币能在跨境支付、数字金融交易及资产数字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弥补数字人民币在海外推广的不足。在全球范围内,稳定币市场不断扩大,已成为互联网支付的默认结算层。
南韩暂停央行数字货币(CBDC)测试,越来越多银行和企业选择利用稳定币进行跨境交易,体现了稳定币的实际应用价值。人民币稳定币的推出将使中国加速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布局,推动人民币成为数字时代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工具。同时,这也将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贸易提供便捷高效的支付新途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总体来看,京东与蚂蚁集团对人民币稳定币的推动,标志着中国数字货币战略迈入重要阶段。借助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开放优势和监管创新,人民币稳定币在海外的成功发行有望促进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和金融市场中的广泛使用,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发展。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和监管完善,人民币稳定币有望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经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桥梁,助力中国创造更加公平、稳定、可持续的全球金融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