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底红帽宣布终止CentOS Linux,整个企业级Linux生态便掀起了波澜。CentOS Linux的退出为Rocky Linux和AlmaLinux的诞生提供了土壤,两者迅速成为RHEL克隆世界中的领军者。随着2025年中Rocky Linux 10“Red Quartz”和AlmaLinux 10“Purple Lion”的相继发布,行业对这两个发行版的关注度再度攀升。尽管二者起点相近,但随着版本迭代,Rocky和Alma逐渐走出了各自独特的道路。不同的硬件支持策略、技术创新投入以及面向企业级市场的合规认证,正在让它们的差异日益明显。RHEL 10时代的到来成为了两者差异分化的催化剂。
在硬件兼容性的支持上,AlmaLinux展现出了更为灵活和包容的策略。最新版本首次引入了x86-64-v2架构的独立构建版本,意味着支持2008年左右的Intel “Nehalem”及以后机型。相比之下,Rocky Linux沿袭了RHEL 10的严格要求,仅支持要求较高的x86-64-v3架构,主要覆盖2013年推出的Intel “Haswell”及更新硬件。这一走势表现出AlmaLinux致力于覆盖老旧硬件用户和虚拟化环境的意图,尤其是在企业和教育领域中仍有大量存在旧硬件设备的背景下,具有现实吸引力。此外,AlmaLinux在RISC-V架构的支持上也表现积极,试图拓展其在新兴计算领域的话语权。 Rocky Linux则更多聚焦于贴近RHEL的上游构建,保持与Red Hat最新代码的高度一致性。
Rocky 10删除了对较旧硬件的支持,反映出其追求稳定、长期支持和性能优化的目标。同时Rocky Linux背靠CIQ(其企业支持方),致力于推出一系列针对高性能计算和特定行业场景优化的版本,包括支持高性能计算集群管理的工具和AI优化版本。CIQ还积极推动Rocky Linux的各类合规认证,例如FIPS 140-3,力图满足政府和金融等高安全标准环境需求。这种硬核合规和专业优化策略,使Rocky Linux成为对高端市场和严格合规有着强烈诉求用户的优选。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RHEL 10引入了人工智能助手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Lightspeed(简称Lightspeed),这是一个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命令行助手,内置于系统中,可通过简短命令调用。该功能目前仅RHEL原版支持,Rocky Linux和AlmaLinux未集成类似功能。
Lightspeed旨在提升系统管理员的操作效率,特别是新手用户在命令行环境下的学习及运维体验,虽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展示了红帽在AI与企业级Linux结合上的前瞻思考。Rocky和Alma暂未跟进,反映出二者对基础系统稳定性和传统管理工具的坚持,或许也出于企业用户普遍对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的更高保障需求。 在软件包和桌面环境的选择上,三者均采用了内核6.12版本及GNOME 47为基础,默认启用了Wayland显示协议和Cockpit远程管理工具。Cockpit在三大版本中均被预装和启用,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WEB管理界面。这种技术基础的一致,为用户提供了熟悉的使用体验,保证了从RHEL迁移或同时管理多套系统的平滑度。然而,细节上的差异依旧存在:AlmaLinux对VirtualBox的支持更为完善,且需要用户手动安装虚拟机工具支持,展现出其对不同虚拟化平台的广泛兼容考虑。
Rocky Linux则在装机体积上略显紧凑,有助于节约存储资源并优化服务器部署效率。 除了纯技术层面,合规性和企业服务是两大克隆版差异化的重头戏。企业版RHEL长期以来以稳定性与合规标准著称,获得FedRAMP、FIPS等认证,在公共部门及高监管行业获得广泛接受。AlmaLinux重点与TuxCare合作,提供实时内核补丁、强化安全加固以及满足美国联邦政府严苛合规需求。Rocky Linux在企业端则着力打造自有品牌版本“Rocky Linux from CIQ – Hardened (RLC-H)”,突出硬化、安全合规和高性能计算等特性。两者在认证体系和支持服务上展开了正面竞争,目标吸引具备合规要求的企业客户群,提升自身在大规模生产环境中的市场认可。
社区生态方面,Rocky Linux和AlmaLinux均奉行开源精神,积极打造活跃的贡献和技术支持社区。尽管两者目标用户群有所重叠,但AlmaLinux借助其对旧硬件的持续支持,吸引了教育及中小企业用户。Rocky Linux则利用更紧密贴合RHEL的策略及企业服务合作,扎根于注重性能和认证的专业领域。两者都致力于保证源代码公开和更新透明,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享有类似官方RHEL的安全和稳定体验。CentOS Stream作为红帽社区的前沿发布渠道,虽不在本文重点讨论范围,但其与二者形成的生态链条同样影响着整个Linux企业发行版格局。 从战略定位看,AlmaLinux更像是一个多面手,试图兼顾从旧硬件支持到企业合规多重需求,适合不同类型的用户迁移或初次部署。
Rocky Linux则追求与RHEL的最紧密同步,追随红帽的官方步伐,并通过CIQ的技术投入打造多款满足细分行业需求的产品,目标更明确,更偏向高端市场。在随着RHEL 10发布而逐渐明朗的市场格局中,两者的路径逐渐清晰,用户可根据各自业务需求在这两条发展轨迹间做出有意识选择。 未来,随着企业对Linux系统的依赖持续增长,尤其是云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新兴领域的推动,对企业级Linux的需求不断深化,Rocky Linux和AlmaLinux皆需要在稳定性、兼容性与创新间寻找平衡。合规认证、远程管理、安全加固以及针对特定硬件的优化都会成为关键竞争点。同时,是否逐步引入类似RHEL Lightspeed的智能助手,或者发展自有辅助工具,提升用户体验和运维效率,也将直接影响其在新一代企业用户中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Rocky Linux和AlmaLinux在RHEL 10时代,维持了高度相似的基础系统架构,但因面向用户群和企业服务策略的不同,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
AlmaLinux以适配更广泛硬件和注重合规服务为特色,Rocky Linux则借助CIQ的技术投入,聚焦高端市场和专业认证。两者的差异发展丰富了RHEL生态的多样性,为企业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推动整个开源企业Linux生态向更加成熟和细分的方向演进。未来几年中,观察这两大RHEL克隆版如何基于自身优势持续创新和拓展,势必有助于理解Linux企业级发行版市场未来的变化趋势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