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两大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BlackRock)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宣布关闭多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这一消息在金融投资领域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ETF作为投资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基金的关闭与新基金的推出则反映出投资趋势和投资者偏好的动态调整。本文将深入分析贝莱德和高盛关闭ETF的具体情况,探讨背后的原因,并解读对整个ETF市场及投资者的影响。 贝莱德作为全球最大的ETF发行商,管理资产规模高达3.4万亿美元,旗下拥有470只ETF基金产品。此次关闭的八只ETF总资产约为1.09亿美元,此外还有六只共同基金同步关闭。相较于其庞大的资产规模,这次基金关闭数量和金额均属小型范畴,但仍值得市场关注。
另一方面,高盛管理的47只ETF基金中,也宣布关闭两只表现不佳的基金,分别是资产规模1,720万美元的高盛未来消费者权益ETF(GBUY)和1,250万美元的高盛未来地球权益ETF(GSFP)。 这次关闭的ETF多为规模较小、成立时间较近的基金,其表现与投资者关注度均不理想。以贝莱德最大的关闭ETF——iShares商品曲线策略ETF(CCRV)为例,尽管其自2020年上线以来三年收益达到1.8%,但今年净流出达到190万美元,基金吸引力受限。高盛的两只基金虽然今年分别实现了积极收益,其中GSFP的回报率达到7.7%,表现优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但因过程中的资金流出严重,管理费相对较高(75个基点),未能赢得持续投资者青睐,最终不得不关闭。 值得注意的是,贝莱德所关闭的共同基金中包括三只关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议题的基金。近年来,ESG基金因其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备受一度追捧,但同时也遭遇批评,部分市场声音质疑此类基金过于关注社会议题,忽视了投资的财务回报责任。
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政策对多样性措施及可持续能源的支持力度减弱,部分投资者对ESG主题产生抵触情绪,导致相关基金表现不佳,贝莱德、道富环球(State Street)、简纳斯·亨德森(Janus Henderson)等多家资产管理机构纷纷关闭部分ESG基金,反映出市场对该主题的分化态度。 在ETF市场整体发展趋势中,尽管有部分基金被关闭,但新基金的推出数量远远超过关闭数量,显示出ETF市场依然充满活力。据FactSet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上交易的ETF数量约为4,300只,创历史新高。基金发行商不断研发更具创新性和差异化的产品,以满足多元的投资需求和市场细分。基金关闭更多是基于流动性不足、规模小、投资者兴趣下降等实际因素,体现了市场资源的优胜劣汰和行业的自我优化。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基金关闭可能带来一定困扰,尤其是持有相关基金的投资者需要调整资产配置。
基金关闭时,资产一般会被清算或转移,投资者需注意资金的回收时间及税务影响。理性投资者应当关注基金的规模、流动性和管理费等关键指标,选择符合自身风险偏好与目标的优质ETF产品。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基金产品的结构优化及费率降低将成为吸引投资者的关键因素。 总体而言,贝莱德与高盛关闭部分ETF反映了行业内产品生命周期的正常调整,亦体现出市场动态变化及投资者需求的转向。ESG基金的关闭凸显了社会投资主题在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复杂的权衡。尽管如此,ETF市场的整体发展依旧呈现增长态势,基金发行商继续探索新兴主题、创新策略,以保持竞争力并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未来,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基金产品的变化趋势,做好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捕捉ETF市场带来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