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平台在全球信息传播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言论自由、平台监管与跨境法律冲突问题变得尤为敏感而复杂。2025年,巴西最高法院与美国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及Rumble之间的法律纠纷迅速升级,这场冲突不仅对两国司法体系提出挑战,也引发了关于数字主权与国际法适用的重要讨论。此次事件起因于巴西最高法院法官亚历山大·德·莫赖斯针对Rumble及Truth Social发布的司法命令,要求Rumble封锁一名美国政治评论员“政治异见者B”的账户,否则将面临每日高额罚款。此举引发了Rumble及其母公司特朗普媒体与科技集团(TMTG)的强烈反击,他们通过美国法院提起修正联邦诉讼,挑战巴西法官的司法管辖权,称其命令侵犯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论自由权利。巴西最高法院法官德·莫赖斯作为这次争议的核心人物,其司法行为既被巴西左翼视为民主防线的重要支柱,也被右翼批评为跨国司法权力的过度扩张。他的行动主要以打击所谓的外国虚假信息和极端主义为由,关闭了大量社交媒体账户,尤其是与保守派和右翼相关的账号,这使他成为巴西数字监管领域最有权威的司法代表之一。
然而,德·莫赖斯对美国基于宪法保护言论自由的社交平台和用户采取的强硬措施,激起了美国方面的法律和外交反弹。美国律师事务所博伊斯·席勒·弗莱克斯纳为Rumble辩护的代表称,巴西法官没有法律权利在美国境内执行封号命令,更不能秘密要求披露美国用户身份信息,这不仅违反了美国法律,也破坏了国际司法礼让原则。此次纠纷所牵扯到的问题远不止单纯平台封禁那么简单。它触及了跨境网络言论监管的权利边界、国家数字主权和国际法的适用范围。对巴西而言,打击网络虚假信息和维护国家民主秩序是迫切任务,尤其是在经历了2022年总统选举及随后的政治动荡后,德·莫赖斯扮演了关键监管者角色。另一方面,美国法庭则坚决保护宪法言论自由,将巴西法官的命令视为非法干预。
正如此次修正诉状中所强调的,外国法院要求美国平台执行与美国宪法直接冲突的命令,不仅从法律角度站不住脚,也可能对国际关系带来持久影响。此次冲突引发了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高度关注,司法部已向巴西方面明确表示类似司法命令在美国不可执行。美国国务卿也警告可能因司法权力滥用而对德·莫赖斯进行制裁,显示外交层面对事件的重视。从更广泛视角看,这场法律博弈预示着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将进入更加复杂和多极化的阶段。国家之间对数字主权的争夺正在加剧,如何平衡保护国家安全与维护全球信息自由流通的价值,将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巴西对外国平台的监管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数字主权维护的趋势,尤其是在信息战争和网络舆论高度敏感的背景下。
然而,这种做法需要在尊重国际法和他国法律制度之间找到适当的界限,避免产生相互冲突甚至引发报复性措施。对于Truth Social和Rumble而言,这次诉讼不仅是捍卫自身商业利益,更是试图明确界定美国互联网言论的法律保护范围。以第一修正案为盾牌,它们拒绝遵守外国秘密封号令,坚称平台上的言论受美国法律庇护。值得注意的是,类似跨境言论监管法律争议在未来或将成为常态。随着国际信息流动不断增加,每个国家都希望在本国法律框架下管控网络空间,防止外部干扰和信息污染。但如何防止这种监管演变成全球范围内的言论压制,也是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课题。
此次案件还点燃了公共舆论关于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国家安全的讨论。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极端主义与假新闻的需求与保护个人表达权利之间,司法界、立法者以及社会各界需找到更具包容性和明确性的解决方案。未来,美国法院对修正诉讼的裁决将成为关键。这不仅关系到Rumble和Truth Social的命运,也为其他跨国平台面临的类似挑战树立判例。司法机构将如何权衡两国法律的冲突,如何定义跨境言论监管的合法性,对全球数字治理体系极具示范意义。简而言之,巴西最高法院与Truth Social、Rumble之间的法律冲突已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跨国诉讼,而是数字时代言论自由、司法管辖权与国家主权激烈碰撞的缩影。
它揭示了在全球化信息交流与国家利益保护之间微妙而复杂的权力博弈,也促使全球社会重新反思网络空间治理的边界和规则。随着该案件在美国法院的审理推进,全球对数字言论自由的关注将更加集中,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走向很可能影响未来互联网治理的格局和国际法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