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长,绿色能源融资逐渐成为金融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方向。近期,专注于现实世界资产融资的Projective Finance宣布启动一项7百万美元规模的链上贷款池,专门资助伊利诺伊州公共学校的太阳能安装项目。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投资者搭建了直接参与政府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桥梁,也为传统太阳能项目的融资模式带来了全新变革。 Projective Finance作为一个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现实世界资产(RWA)融资的平台,利用Avalanche区块链技术将市政贷款代币化,实现基础设施贷款的完全链上执行。通过区块链去中介化的特性,过去动辄需要上千万美元规模的传统基金和多层中介审批的投资门槛被大幅降低,投资透明度也得以确保。平台联合创始人Josh Chinnaswamy强调,项目通过区块链技术,简化了融资程序,提升了效率,为投资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机会。
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伊利诺伊州已经安装了超过47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容量,显示出该州在绿色能源领域蓬勃的发展势头。Projective Finance此次推出的贷款池,将锁定公共学校等政府支持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因信用评级高、违约风险低而备受投资者青睐。参与者需为认证投资者,且融资工具采用稳定币USDC,保障了资金的稳定与安全。 Avalanche作为支持项目的基础区块链,以其高吞吐量和跨链互操作性著称,适合大规模基础设施资产的代币化和融资。与此同时,伊利诺伊州政府将承诺为贷款池提供担保,而所有入选项目均由知名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进行评级,增强了投资信心。 此次链上贷款池的推出正值美国新能源政策调整的重要时刻。
尽管前任总统特朗普颁布的“一个大美丽法案”备受争议,部分政策被认为削弱了美国的能源独立性,但随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的激增,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Econergy联合创始人Travis Lloyd指出,当前太阳能项目融资面临严重瓶颈,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美国太阳能市场近年来实现飞速增长,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160吉瓦,占全国电力供应的5%至6%,较2020年几乎翻倍。在地方层面,尤其是学区级别,太阳能项目的普及率不断提高,预计到2024年,大约每九名K-12学生中就有一人在由太阳能供电的学校就读。 然而,由于传统融资的结构性限制,许多具备条件的太阳能项目难以获得及时资金支持,处于“待开工”状态。Projective Finance联合创始人Atticus Francken形容这是“巨大的融资瓶颈”,而区块链赋能的代币化融资正被视为突破口。
代币化不仅扩大了投资门槛的覆盖面,还提升了资金流通的效率和透明度,为绿色能源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代币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绿色能源企业认同。例如,2022年,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指出,资产代币化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和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投资,创造更透明且易于接触的投资渠道,使得规模较小的项目也能获得更多关注。 Projective Finance的举措还标志着区块链技术与公共基础设施融资结合中的又一关键进展。不同于传统的加密货币投资,平台专注于政府支持的真实资产,不涉及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风险,为较为保守的投资者提供了可观且稳定的投资选项。 这不仅利好投资者,也为地方政府和公立学校带来了实际效益。
通过链上贷款池,学校可以更便捷地获得资金,推进绿色能源转型,降低能源运营成本,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更环保健康的学习环境。这种基于区块链的直接融资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成为公共基础设施绿色融资的新范式。 此外,Projective Finance的成功实践对全球太阳能和绿色金融市场都具有启示意义。以意大利为例,绿色能源公司Enel集团与某加密钱包供应商合作,在Algorand区块链上实现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分数化所有权,使居民无需物理安装即可分享太阳能收益。这种创新赋能绿色能源普及的趋势,正逐步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环境的逐渐支持,区块链在绿色能源融资领域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和深入。
Projective Finance此次在伊利诺伊州的试点,彰显了区块链代币化融资为太阳能项目解决融资难题的巨大潜力,为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了力量。 总结来看,Projective Finance依托Avalanche区块链,打造的700万美元链上贷款池,为伊利诺伊州公立学校的太阳能项目注入了新的动力。该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了绿色基础设施融资的传统瓶颈,也为DeFi投资者带来了稳健且透明的投资机会,推动了区块链技术在现实资产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应用。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开展,绿色能源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有望开启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助力全球迈向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