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围绕数据访问权利和费用的争议在美国金融科技及加密货币行业引发了激烈讨论。多达十个重要的金融科技和加密行业协会向前总统特朗普致函,呼吁他采取行动,阻止摩根大通对访问客户数据实施的所谓“惩罚性税费”。摩根大通的此举被行业视为大型银行集体发动的一场针对创新企业和开放银行理念的攻击,若不加以遏制,将可能损害数百万消费者的利益,并对新兴的稳定币及自我托管钱包的广泛采用构成威胁。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已成为驱动创新的重要资产。金融服务领域尤为如此,消费者数据的自由流动和开放使用极大推动了包括加密货币、去中心化金融(DeFi)乃至各种数字钱包的发展。具体来说,诸如Plaid、MX等数据聚合器的兴起,使用户能够将银行账户与加密交易平台(如Coinbase、Kraken)无缝连接,实现资金快速转移及资产管理便捷化。
这种依赖用户授权的数据访问服务,过去银行界均未收取额外费用,助力新型金融生态系统成长。 然而,摩根大通突然宣布,将对这些数据访问服务收取高额费用。仅Plaid一家,就被告知可能需要支付多达三亿美元的年费,这一数字高达该公司75%以上的营收比例。摩根大通此举,业内称为“惩罚性税费”,有违开放银行的初衷和监管机构倡导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科技及加密协会在致特朗普的联合信中指出,金融数据属于美国人民,而非银行,银行若通过收费限制数据访问,将严重限制竞争和创新,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深远伤害。 该事件的法律和政策背景也尤为重要。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于2024年底最终确定了第1033号规则,即所谓的开放银行规则,要求银行免费提供消费者账户数据访问权限,并允许消费者将数据共享给第三方服务。这一规则旨在促进公平竞争,打破大型银行数据垄断,以激发金融创新与消费者福利提升。但随即银行业以诉讼形式阻挠该规则实施,并赢得CFPB部分支持,后者提出撤销该规则的请求,使开放银行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摩根大通针对访问账户数据开始收取高额费用的举动,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银行集团对开放银行和金融科技领域发起的系统性“阻击战”。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的联合首席执行官Arjun Sethi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表示,这是一场“算计已久的转变”,将用户生成的金融数据变成了一种通行费,警示大家数据控制权可能从用户手中流失,变成银行和大型中介机构操控的工具。 稳定币的采用和数字钱包的普遍性,是当前加密行业发展的关键。
稳定币如USDC、USDT紧密依赖银行账户的便捷链接,服务数千万用户的支付和交易需求。如果银行通过设置高额数据访问门槛,直接影响资金流转的顺畅性和系统创新能力,可能导致用户放弃这些数字资产工具回归传统银行体系,进一步加剧金融中心化趋势,与加密行业推动的去中心化价值背道而驰。 此外,银行对开放银行规则的阻挠也反映了监管环境的复杂性。虽然开放银行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取得推进,但美国市场由于其体量和监管结构复杂,各方利益诉求冲突明显。金融科技企业需要依赖消费者的授权数据,但同时面临银行业务数字化转型滞后、信息垄断和数据费用提高的困境。监管部门的角色在于平衡创新推动与系统稳定,维护消费者权益,避免形成新型的垄断和数据壁垒。
行业协会呼吁政府迅速行动,希望能够在7月29日白宫提交关于CFPB开放银行规则法院诉讼的法律意见书前,得到政府坚定支持。他们强调,开放银行不仅是技术议题,更是公平、竞争与用户主权的体现。若让银行以数据收费限制市场自由,将损害美国在金融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总结来看,摩根大通针对银行数据访问设置高额费用的行为,已引发加密货币及金融科技生态的普遍关注和反对。它不仅触及了消费者数据权利,更关乎整个数字金融生态系统的未来发展路径。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快,如何建立公正透明的数据使用规则,避免大银行滥用市场地位,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只有保障开放银行的原则与落实,才能真正释放金融科技和加密产业的创新潜力,推动金融服务更加普惠高效。 未来,政策制定者和监管层需综合考虑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强化对数据权益的保护,促进跨部门协作,共同推动一个健康、有序且充满活力的数字金融生态环境。加密行业的呼声既是对大型银行行为的警示,也是对创新动力的诉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数据的公平开放与安全高效,将决定美国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高度和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