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移动电源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便携充电工具。Anker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配件品牌,以其高品质和可靠性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2025年6月13日,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发布公告,宣布Anker因部分PowerCore 10000型号移动电源存在安全隐患,正式召回超过115万台产品。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再次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推到了风口浪尖。 据悉,此次召回的移动电源型号编号为A1263,销售时间跨度长达六年,涵盖2016年6月至2022年12月。产品不仅通过Anker官网销售,还涉及亚马逊、eBay、Newegg等主流电商平台,单价约27美元。
召回的主要原因集中在电池内部过热问题。Anker公司表示,部分PowerCore 10000移动电源因锂离子电池异常过热,可能导致塑料部件融化,甚至冒烟、起火,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截止目前,CPSC共收到19起火灾和爆炸相关报告,其中包括两例轻微烧伤事故,以及11起财产损失,损失金额累计超过6万美元。 针对这一情况,Anker官方提出了召回方案,要求所有购买受影响型号的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并通过其官方网站申请更换。更换流程需要消费者提交产品型号、序列号以及带有“recalled”字样的产品照片,以便确认产品身份。值得注意的是,官方特别强调这类含锂离子电池的移动电源不可随意丢弃于普通垃圾或回收系统中,避免引发二次安全隐患。
消费者应依照地方政府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废旧电池。 从技术层面来讲,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而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家用电器及电动工具中。然而,由于电池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及制造工艺的差异,锂电池仍然存在一定的过热和起火风险。电池受损、设计缺陷、充电异常或高温环境都可能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诱因。国家消防协会(NFPA)提醒用户,一旦发现电池产品出现异味、外壳变色、过热、形变、渗漏或异常噪音,立即停止使用,确保个人和财产安全。 本次Anker移动电源召回不仅体现了企业对用户安全责任的积极担当,也反映出锂电池管理和安全标准提升的迫切需求。
用户如果拥有该型号产品,需第一时间核对设备序列号并进行召回登记,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产品安全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电子消费品的检测和风险预警,推动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 鉴于移动电源产品的普及,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更多关注品牌资质、产品认证及用户评价,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保障自身使用安全。与此同时,合理使用和维护移动电源,例如避免过度充电、高温暴晒以及使用正规充电器,也是在日常使用中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 作为行业标杆品牌,Anker此次主动召回体现了企业面向公众的透明度和责任感。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研发投入的增加,锂电池的安全性能有望得到更大提升。
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三方协同努力,将共同推动移动设备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体而言,Anker超过110万台移动电源的召回事件,既是对用户安全的警示,也为整个电子产品行业敲响了警钟。作为终端用户,应及时响应召回通知,规范处理产品,防患于未然。企业应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每件产品安全可靠地走进消费者手中。只有各方同心协力,才能真正保障电子消费市场的安全稳定发展,构筑消费者信心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