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面临着管理模式的重大挑战,尤其是在从初创阶段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管理理论普遍倡导“招聘优秀人才并给予他们足够空间发挥”的方法,然而许多成功创始人却发现,这套建议不仅没有帮助企业成长,反而在很多情况下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最近一场由Airbnb联合创始人Brian Chesky主持的讲座,揭示了另一个鲜为人知但极具潜力的管理模式——创始人模式(Founder Mode),它正逐渐成为创业者们破解管理困境的关键所在。 创始人模式到底是什么? 相比于传统的管理者模式,创始人模式强调的是创始人在企业中扮演更为主动和深入的角色,而不是局限于通过中层管理者传递指令。管理者模式通常将组织划分为各个独立模块,企业领导通过授权将任务下放,避免过度干预以防“微观管理”,这被视为成熟企业运营的标准方式。创始人模式则摒弃了这种“黑盒子”的思维。
创始人们不仅密切关注公司的各个细节,还主动跳过层级直接与不同职位的员工沟通,确保对公司方方面面拥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控。 这种直接参与和深度介入,表面上看似“过度干预”,实则是创始人保护自己企业未来的手段。创始人们理解企业的愿景、价值观和推动力远远超越普通管理者,因此他们不愿完全将权力分散出去,而是通过亲自把握细节来确保公司的长远发展。 实践中的创始人模式:Airbnb与苹果的启示 Brian Chesky在讲座中提到,Airbnb最初尝试按照传统管理模式运营,结果适得其反。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外界建议他“放权给优秀员工”,但现实是,这种放权让一部分“专业伪装者”隐藏在组织内部,误导了公司的方向,导致业绩和文化双双受损。这样的体验并非个案,许多创业者都有类似遭遇。
创始人模式则启发他们重新思考如何管理企业,部分灵感来自于史蒂夫·乔布斯在苹果的管理方式。乔布斯因其对产品和细节的极致要求而著称,他并不避讳亲自深入团队,甚至定期举行非层级划分的关键人员会议,强化企业的创新和文化凝聚力。这种方法使得苹果既保持了创业初期的活力,也成功发展成为行业巨头。 创始人与管理者:根本差异不仅是职位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创始人”和“管理者”这两种身份本质上的不同。管理者往往是一种职业,他们的职责是执行上级的战略目标,优化团队管理和流程运营。管理者强调的是效率和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标准化和模块化分工。
创始人则是企业的始创者和梦想家,他们承担的不仅是运营,更是一种使命感。这使得他们更难满足于“仅仅放权和授权”,他们倾向于用自己的愿景和直觉主导企业。 传统创业指导往往将基于经理人的经验强加给创始人,造成了认知和方法上的错位。创始人被告知要“放手”,但他们知道放手后企业可能走向失控。这种分歧让创始人陷入两难,从外界角度看似他们是在抗拒成长,但更准确地理解是他们在努力保护自己孕育的事业。 创始人模式的独特实践: 改变“跳过层级”的沟通方式 创始人模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通过直系下属沟通”的管理框架。
创始人们往往主动与员工“跳过级别”直接对话,这种所谓的“跳级会议”在传统大公司非常罕见,但在创始人的实践中却屡见不鲜。跳级会议打破了上下级固有的沟通壁垒,增进了不同层次员工与创始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使企业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这种直接对话不仅仅是信息交流,更是创始人传递价值观和愿景的渠道。企业员工普遍会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关注和认可,提升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创始人通过广泛的、非正式的沟通网络,保持对企业脉搏的敏锐感知,从而更好地判断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配置。 相较于标准的模块化管理,创始人模式在沟通机制上更为灵活和多样,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特性调整授权范围和细节参与程度,使得管理更具适应性和弹性。
当创始人模式遇到挑战:不可避免的“失衡” 创始人模式并非万能钥匙,过度介入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创始人如果无法适时委托任务,或者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仍坚持亲力亲为,容易导致决策瓶颈和信息过载。此外,部分非创始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可能试图模仿创始人模式,结果适得其反,引发管理混乱。在创始人模式被广泛认知后,这些误用和滥用的现象可能会更为普遍。 因此,创始人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管理边界和平衡点,既保持对公司核心价值的掌控,又要学会借助优秀管理者的力量实现规模化经营。某种意义上,创始人模式比传统管理方式更加复杂,需要创始人兼具领导力、沟通力以及对自我的高度认知。
创始人模式:创业未来的管理新范式 随着越来越多创业公司的成功例子验证,创始人模式正在挑战传统对企业管理的既定认知。虽然商业学校尚未系统教授相关理论,行业内部也鲜有成文教材,创始人模式的经验更多依赖于创业先驱的摸索和传承。未来,这一管理理念有望进一步被总结、提炼,成为创业者和投资者共同认可和学习的重要知识体系。 创始人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技巧,更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它提醒我们,企业不仅是资本和流程的集合体,更是梦想与人心的载体。创始人是这艘航船的舵手,只有深刻理解并践行创始人模式,才能驾驭复杂多变的商业海洋,驶向成功的彼岸。
对创业者的启示 创业之路从未平坦,合适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企业的存续和发展。创始人需要勇于质疑传统管理建议,结合自身和团队特点,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创始人模式”。这意味着不仅要深入了解公司各个环节,更要打造开放透明的沟通氛围,积极倾听员工反馈,同时学会在保持核心掌控力的基础上适时授权。 作为创业社区中的一员,投资者和高管应重新审视自己对创始人和创业企业的期待,尊重创始人在管理上的独特角色和方式,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创业生态才能更加健康和富有活力。 总结 创始人模式差异于传统管理理念,它强调创始人的深度参与、跨层级沟通以及对企业细节的掌控。
虽然尚未形成完整理论体系,但其在众多成功创业公司中的显现,表明了这一模式的重要性和潜力。创业者在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打破传统束缚,探索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和价值提升。未来随着对创始人模式认知的深化,创业管理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