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计算的普及,Azure成为众多企业首选的云服务平台。然而,云平台的安全性一直是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近期,安全研究人员揭露了Azure内置角色权限配置存在显著漏洞的问题,以及Azure API中的一项关键安全缺陷,这两者相结合,形成了能够被攻击者利用的强大攻击链,极大地威胁着企业的云资产及本地网络安全。 Azure的权限管理机制依赖于角色基权限控制(RBAC),通过角色分配赋予用户、服务主体或组在不同资源上的操作权限。Azure内置了超过400种角色,分为通用角色和特定服务角色。通用角色如Contributor(参与者)、Owner(所有者)、Reader(读取者)一般授予资源的广泛权限,而服务特定角色则限制于某项功能或服务,例如虚拟机参与者或存储Blob数据读取者。
正确使用服务特定角色,有助于减少权限过度暴露,提升安全性。 然而,研究发现部分Azure内置角色的权限定义存在过度授权的问题。以“Managed Applications Reader”角色为例,尽管其名称和描述表明该角色仅能读取托管应用资源并请求即时访问(JIT Access),其权限配置却意外赋予了对所有Azure资源的阅读全文权限。这种权限范围远超预期,使得持有该角色的用户能够读取甚至访问极其敏感的环境配置、脚本源代码和隐藏于自动化任务中的凭证信息。 进一步调查揭示类似权限误配不仅局限于单一角色,而是在包括日志分析、应用合规自动化、监控和资源策略相关的多个角色中反复出现。例如“Log Analytics Reader”角色名义上只允许读取日志分析数据,实则拥有所有资源的广泛读取权限。
这意味着企业内部任一获得这些角色的弱权限账户,都潜在地拥有了跨资源大量敏感数据信息收集的能力,从而为后续攻击链打开通路。 如此权限误配的问题看似“只读”,但强大的数据枚举能力为攻击者提供了潜在优势。持有这些权限的攻击者能够横向搜集存储账户、数据库、容器注册表的元数据,挖掘含有关键秘密的存储路径,甚至发现受保护的资源锁定和备份信息,为构建精准攻击路径提供丰富线索。此外,对网络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和安全日志的查看能力,进一步助长了攻击计划和规避检测的可能。 而更具破坏性的,是研究者发现Azure API中存在一项特定漏洞,使攻击者可以利用仅具备读取权限的身份,直接泄露虚拟专用网络(VPN)网关的预共享密钥(PSK)。Azure VPN网关允许企业构建混合云或站点到站点(S2S)的连接,连接云与本地网络。
通常,S2S连接依赖于此类预共享密钥进行身份验证与加密,泄露该密钥将导致外部攻击者能够绕过防护,直接闯入企业内部网络。 这项漏洞的根源在于Azure权限校验机制设计上的一个不合理之处。Azure通常通过HTTP请求方法区分权限操作,例如获取信息使用GET请求,而需要修改或访问敏感数据的操作则用POST请求。权限检查依据请求方法而非API具体内容展开限制,因此在某些API实现中,读取VPN预共享密钥的接口意外地采用了GET请求,导致只具备“读取”权限的账户也能调用该接口,成功获取本应受保护的密钥信息。 这给企业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攻击者首先仅需一个拥有“读取”权限或被授予过度授权角色的低权身份,便能轻松获取VPN密钥,并通过该密钥建立虚假的站点连接,从而进入企业内部网络及连接的本地环境,进一步横向渗透云上资源与实体网络。
更糟糕的是,该攻击路径可能被视为合法VPN连接流量,极难被常规安全监测手段发现。 微软随后对该VPN预共享密钥泄露漏洞给予重要安全等级响应,并迅速修补,要求访问该密钥的权限须明确包含Microsoft.Network/connections/sharedKey/action授权。目前,该缺陷已得到有效缓解。相对而言,关于角色权限配置过度的问题,微软采取较为温和的应对策略,更新了文档中相关角色权限说明,而未进行实际权限结构的调整或修复,导致企业仍需自行承担相应风险。 面对这些安全挑战,企业应当加强权限管理与防御措施。首要之策是审计现有Azure环境内角色授予情况,识别并替代那些存在权限过度暴露风险的内置角色。
通过构建自定义角色,精细化定义只涵盖必要权限的权限集,避免默认角色带来的模糊与滥用。此外,企业应限制角色分配的资源范围,避免大范围订阅或资源组级别的权限开放,将权限精准限定于实际业务所需的最小范围内。 完善的身份和访问管理策略同样不可忽视。结合多重身份验证、连接策略限制、以及持续的权限审查机制,动态调整与回收不必要的访问权,阻断未经授权的横向扩散。配合应用安全检测和行为分析工具,提升对异常访问和权限滥用的感知及响应。尤其对于VPN等关键网络入口,应通过网络分段、访问白名单和严格的密钥管理策略,降低被攻击者利用漏洞的可能。
该事件也揭示了云服务提供商与客户在安全责任界限上的复杂关系。虽然云厂商负责底层平台与核心服务的安全保障,但权限模型设计失误和误导性文档使客户在无意中授权过多权限,形成隐患。作为使用者,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主动审查和优化采取的权限配置与安全策略,切勿盲目信任云平台默认设置。 展望未来,随着企业云环境日益庞大和复杂,强化身份安全管理和最小权限原则将成为核心命题。结合自动化审计、持续监控及基于风险的权限调整,构建弹性且精细的权限体系是保障企业数字资产安全的关键。与此同时,云服务商持续优化和透明化其权限模型设计、安全审核和修复效率,也将极大促进整体云安全生态的健康发展。
总结来说,Azure内置角色权限过度授权和API设计缺陷构成的联合威胁,突显了云环境权限管理的复杂性与脆弱性。企业应时刻保持安全警觉,积极采取严谨的权限分配和监控措施,减少攻击者利用权限漏洞入侵的风险。唯有建立全面、多层次的安全防线,才能在云时代保护好企业核心资产,防止潜在威胁演变成实际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