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宣布将自2025年10月8日起解除对零售投资者购买加密交易所交易票据(crypto ETNs,简称cETNs)的禁令。这一政策转变不仅使得英国普通投资者能够重新进入加密ETN市场,也显示出监管机构对数字资产生态演进的认可和信心。本次解除禁令的背景、ETN产品的本质及其对投资者和市场的潜在影响,成为行业内高度关注的焦点。 回顾历史,英国FCA在2021年初对加密ETNs和相关衍生品实行了全面禁止,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首先,加密ETNs产品高度波动,存在极大投资风险;其次,监管机构当时认为普通散户投资者对该类复杂金融产品的需求不足,难以承担潜在风险。 然而,随著加密货币市场逐渐成熟,投资者教育和市场结构改善,监管机构开始重新评估这一立场。FCA执行董事大卫·吉尔表示,市场和产品已趋于主流,更易被投资者理解,监管机构也更有把握保障投资者利益。
加密ETNs是什么?加密ETNs不同于加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和交易所交易商品(ETCs)。ETNs本质是一种债务证券,未直接持有基础加密资产。换言之,ETN的持有人拥有发行实体的债券权益,而非加密资产本身。 这一机制意味着ETN的价格表现跟踪基础资产走势,但投资者面临发行方信用风险。与ETF不同,ETF通常持有并托管实际加密资产,承担的资产风险较低。ETN的优点则在于通过现有证券账户或银行即可交易,无需额外开设加密钱包或进行资产托管。
安全性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由于ETN不具备资产持有权,若发行方遭遇违约,投资者权益可能受损。因此,FCA特别强调购买ETN时必须选择信誉良好、受监管的金融机构,以确保资金安全。 目前,随着多家国际和英国本土金融机构计划重新推出加密ETN产品,监管框架同步升级,为产品设计和销售设立更加严格的规范和透明度标准。这样不仅保护投资者权益,也有望提升市场整体信任度。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加密ETN禁令解除,FCA对加密衍生品如期货、期权及永续合约仍保持严格禁令态度。
这些衍生品交易风险巨大,杠杆效应强烈,监管机构仍认为普通投资者不适宜涉足。FCA表示,将持续关注市场变化并评估未来监管策略。 英国这一举措与全球加密监管动向不谋而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年来对加密ETF逐渐开放,尤其是在2024年允许ETF以实物方式(in-kind creation/redemption)操作,这标志着传统金融监管机构对加密资产认可度提升。SEC对零售影响有限的判断,也反映了监管重点更多聚焦于市场机制优化。 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加密衍生品交易量达到20.2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发展动力。
然而,其中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却出现22%下降,显示整体市场参与结构正在调整。ETF及ETN等合规化产品需求增加,有助于实现市场健康发展。 对于英国零售投资者而言,解禁加密ETN无疑是拓展数字资产投资组合的重要机会。正常渠道可获得的加密资产敞口,有助于分散风险,参与全球加密经济发展红利。同时,投资者还需谨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特性,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导致财务损失。 未来加密ETN产品多样化将加速,涵盖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种,甚至可能涵盖链上资产衍生金融工具。
随着监管沙盒和合规创业扶持政策落地,新型金融创新与传统资本市场融合将进入黄金期。监管机构也将通过风险预警系统和投资者教育强化,保障市场稳定与投资者保护。 总结来看,英国FCA解除加密ETN禁令展现了从严格禁限到理性监管的积极转变,推动数字资产金融服务生态的成熟。投资者可通过合规产品参与加密资产投资,同时享有更完善的信息披露和风险管控。全球监管趋严但求平衡发展的态势下,英国政策调整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未来,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边界将逐步模糊,更多创新金融产品和多元化投资渠道涌现,等待投资者理性把握并积极参与。
随着国际监管合作加强,加密市场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将显著提高。英国新规不仅利好本土投资者,也有望吸引全球资本目光,助力伦敦巩固其作为全球金融科技和加密资产创新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