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以来,加密货币在美国的投资者数量经历了显著增长,拥有量激增了近八倍。然而,尽管这一资产类别日益普及,许多美国投资者仍然对加密货币抱有浓厚的怀疑态度,认为其风险极高。这种矛盾现象成为当前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2025年6月中旬进行的一项盖洛普调查显示,只有14%的美国成年人声明他们拥有加密货币。该比例虽然较过去有所攀升,但依然只占整体投资者群体中的一小部分。这种有限的渗透率表明,加密货币尚未实质性地进入主流投资视野。
调查还揭示,约有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购买加密货币完全不感兴趣,仅有17%表示对该领域感到好奇,更少人计划在近期购入数字资产,比例仅为4%。这反映出大多数美国民众对加密货币的警惕心理仍未消退。另一个显著发现是,在拥有超过1万美元股票、债券或共同基金资产的投资者中,高达55%的人认为加密货币属于“非常风险”的资产类别。尽管市场对该资产的认可程度有所提升,但危险性的认知依然深植投资者心中。与几年前相比,拥有加密货币的投资者比例从2018年的2%跃升至17%。这表明虽然投资门槛降低且交易变得更为便捷,许多投资者依然保持谨慎。
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高波动性部分解释了这种谨慎态度。美国加密货币投资热潮的兴起与2021年加密货币牛市密不可分。那一时期,币价飙升,引发大众广泛关注和热烈参与。然而,随后爆发的“加密冬天”带来了极其严峻的市场考验。包括FTX等大型交易所破产事件、各种诈骗爆料及安全漏洞的曝光,一度严重伤害了零售投资者的信心。尽管近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入场,加密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但因过去的惨痛教训,不少散户依然保持高度警惕。
事实上,美国联邦储备局的另一项调查显示,投资者拥币比例或许高达12%,高于盖洛普给出的数据。这可能反映了部分投资者对自己加密资产的匿名性或保密性需求更加谨慎。族群结构方面,年轻男性(18至49岁)是加密货币主要的持有者,大约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拥有相关资产。相比之下,女性和年长投资者的参与度则明显较低。在教育和收入层面,大学毕业生以及高收入群体的持币比例普遍高于中低收入族群和老年人,这显示加密市场的参与门槛以及对技术理解的要求导致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差异。尽管绝大多数人对“加密货币”这一名词已经耳熟能详,但调查同时发现,只有35%的受访者声称真正理解其运作机制。
熟悉度最高的是年轻男性和财富较高的人群。这种知识鸿沟进一步加大了投资风险感知,使得许多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即便是在自称理解加密货币的投资者中,大部分仍认为该资产类别风险极高。数据显示,64%的美国投资者将其视为“非常风险”,这一比例比2021年的60%有所上升。由此可见,市场动荡及负面新闻在近年持续影响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和房地产相比,加密货币作为长期投资工具的认同度较低。
调查显示,只有4%的成年受访者认为加密货币是最佳的长期投资选择,而几乎六成的人更倾向于传统资产。这反映出广大投资者对于加密货币未来表现仍存在较大疑虑。纵观整个市场环境,尽管监管趋严与政策逐步明确,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和稳定性,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依然保守。在经历过一轮资产泡沫及随之而来的市场崩盘后,散户投资者的风险警钟高度响起。此外,缺乏充分金融教育和加密知识是限制大众更广泛参与的主要障碍。未来,加密货币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很可能依赖于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监管框架的进一步完善将为市场注入信心,减少不法行为和系统性风险。其次,主流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参与能够带来更多资本及技术支持,推动资产类别正规化。第三,投资者教育的普及至关重要,它能帮助公众更准确地评估加密货币的风险与收益,促使理性投资行为。最后,市场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也将为普通投资者降低参与门槛,实现资金的更好保值和增值。综合来看,虽然美国加密货币的拥有者数量过去几年激增,市场认可度稳步提高,但整体风险认知仍处于较高水平。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谨慎态度反映出其对新兴数字资产的复杂情绪,既看到了潜在收益,也清楚地认识到可能的巨大波动和不确定性。
随着时间推进,政策监管和技术完善逐渐缓解这一矛盾,加密货币或将在未来成为更为成熟和被广泛接受的投资选项。但短期内,风险因素依然制约着更多美国投资者的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