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新闻

揭秘大型语言模型(LLM)生成每个Token背后的能耗与碳排放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新闻
How much energy does it take to produce an LLM token?

深入探讨大型语言模型(LLM)在生成单个Token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碳足迹,结合最新研究与数据,揭示AI推理计算对环境影响的真实情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简称LLM)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文本生成、机器翻译到智能问答,LLM已成为现代AI生态系统的中坚力量。然而,伴随着这些强大功能的,是其背后的庞大计算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尤其是在生成文本的最基本单位——Token时,所需的计算能量和碳排放已成为科研人员和业界关注的焦点。理解LLM生成一个Token需要消耗多少能量,对于推动绿色AI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Token。Token是文本处理中最小的计算单位,通常代表一个词或词的一部分。

在LLM的推理阶段,模型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根据前面的上下文预测接下来的Token。每增加一个Token的生成,都意味着模型执行了一系列的浮点运算(FLOPs),这些计算过程需要消耗电力和计算资源。研究指出,计算LLM生成每个Token的能量消耗,需结合活跃参数数量(Active Parameters)、硬件效率、数据中心的能效,以及所在地区的碳排放强度等多个因素。 活跃参数是指模型在生成单个Token过程中参与计算的参数数量。大型语言模型往往拥有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参数,但并非所有参数在每次推理时都会被激活。稠密模型中,活跃参数数目与整体参数数目相等,而在专家混合模型(Mixture of Experts, MoE)中,活跃参数只占整体参数的一个子集,从而降低了每个Token的计算负担和能耗。

通过这样的方法,MoE模型在理论上更加节能环保,但真实的能耗还需考虑额外的内存和专家路由开销。 针对能耗计算,基于当前最先进的硬件(如NVIDIA H100芯片)、浮点运算精度及硬件效率,科研团队采用了公式E=2×Nactive×T×η将浮点操作数转换为实际能量消耗,其中η代表硬件每焦耳能执行的浮点操作次数,T是Token数量,Nactive是活跃参数数量。以某款拥有320亿活跃参数的模型为例,生成100万个Token的总能量消耗约为0.016千瓦时,平均每个Token消耗约1.6×10^-8千瓦时。 在经济成本上,以美国Google us-central1数据中心的电价为例,生成一百万个Token的电费约为0.00246美元,相当于每个Token极低的电力花费。然而,尽管单个Token的成本看似微不足道,但大规模模型的持续运行累计起来,所产生的能耗和相关碳排放不容忽视。 环境方面,碳排放的计算依赖于数据中心所使用的电力碳强度。

例如,Google us-central1的碳强度约为0.243千克二氧化碳每千瓦时,结合能耗数据可得生成一百万个Token的总碳排放约为0.00393千克二氧化碳。虽然生成单个Token的排放量非常小,但在训练和推理过程中累计的排放量却显示出庞大的环境压力。 此外,硬件精度对能耗影响也值得关注。传统浮点16(FP16)精度已较浮点32(FP32)有显著的能效提升,若采用更低精度的FP8,则效率又可提升两倍,从而进一步减少每个Token计算过程的能耗。这对于研发节能的AI硬件和软件优化方向提供积极的启示。同时,数据中心的电力使用效率(PUE)指标也在能量消耗评估中起到关键作用,PUE值越接近1说明数据中心的能效越高,能耗损失越少。

未来,降低LLM能耗和碳排放成为推动可持续AI发展的关键方向。除了硬件优化和算法改进,选用碳排放较低的电力供应区域,以及提升模型参数利用率,也是减轻环境负担的有效方式。此外,模型架构和推理方式的创新,比如稀疏激活、模型蒸馏及动态计算,都将有助于降低单个Token生成的能耗。 综上所述,理解和量化大型语言模型生成每个Token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消耗及其碳排放,是实现绿色AI的重要基础。虽然当前单个Token的计算能耗较低,但在海量应用场景下的累计影响不容忽视。持续推动硬件效率提升、优化模型结构以及采用更清洁的电力资源,将为AI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面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挑战,科技界和产业界需要携手努力,在保证技术革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影响,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绿色力量。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Israels food points are not just death traps –theyre an alibi for the starvation
2025年11月13号 17点38分48秒 以色列粮食发放点:死亡陷阱还是加剧加沙饥荒的幌子?

深入探讨以色列设立的加沙粮食发放点背后的真相,剖析其对加沙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的反应,揭示粮食援助背后潜藏的人道主义危机和社会崩溃。

Kinemaniacs Web Update
2025年11月13号 17点39分45秒 探索Kinemaniacs的PDK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开启沉浸式游戏和XR体验的新纪元

深入了解Kinemaniacs推出的PDK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解析其高精度运动技术及在模拟赛车、机器人技术和扩展现实项目中的广泛应用。探讨该平台如何通过高扭矩直驱电机和高速编码器实现极致沉浸感,并展望其社区生态系统对创意开发者的助力。

Autonomous Trash Can
2025年11月13号 17点40分58秒 智能垃圾桶:改变城市环境管理的未来科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垃圾桶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提升城市环境卫生和资源回收效率的重要工具。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垃圾桶的工作原理、应用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改变未来城市环境管理的创新科技。

European Space Agency Is Building a Hypersonic Spaceplane
2025年11月13号 17点41分48秒 欧洲航天局打造高超音速航天飞机:开启太空运输新时代

随着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欧洲航天局(ESA)正致力于研发一款高超音速航天飞机,旨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太空运输解决方案。该项目不仅有望革新现有的宇宙飞行方式,更将推动未来航天和航空领域的技术突破。本文深入解析ESA的高超音速航天飞机计划、关键技术突破及其对未来航天事业的深远影响。

Existence of smooth solutions of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3D Euclidean space
2025年11月13号 17点42分39秒 三维欧几里得空间中Navier-Stokes方程光滑解的存在性研究

深入探讨Navier-Stokes方程在三维欧几里得空间中光滑解的存在性问题,揭示其与抛物型惯性Lame方程的联系及数学物理领域的重大突破。

 Bitcoin bulls 'in control’ as BTC price rebounds to $118K
2025年11月13号 17点43分31秒 比特币多头掌控市场,价格强劲反弹至118,000美元

随着比特币价格回升至118,000美元,市场多头势力展现出强大掌控力。投资者和分析师纷纷看好后市,预测价格将迎来新一轮上涨。本文深入解析比特币近期的价格走势及背后的市场动因,并展望未来潜在的投资机会。

 Ether’s ‘extreme euphoria’ on social media could trigger a price plunge
2025年11月13号 17点44分18秒 以太坊社交媒体过度狂热或引发价格大幅回调的深度解析

近年来,以太坊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一员,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广泛的应用生态不断吸引投资者关注,但社交媒体上的极端乐观情绪则可能成为价格调整的警示信号。解析以太坊当前的市场动态及未来走势,有助于投资者理性判断并规避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