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第二届年度人工智能、伦理与企业治理大会在罗马隆重召开。此次大会不仅汇聚了全球顶级的人工智能专家、企业领袖和伦理学者,更得到了教皇列奥十四的亲切关怀与重要致辞。教皇列奥十四在其信息中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伦理智慧,阐述了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创造智慧工具的双重潜力,强调了其应用过程中的伦理责任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为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思考角度。 教皇列奥十四指出,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慧的卓越产物,既蕴含着巨大福祉,也伴随着不少伦理风险。他引用之前教宗方济各在2024年G7峰会上发表的观点,强调人工智能“首先是一种工具”,决不能脱离操作者的道德意图来考量其价值和影响。人工智能的使用结果,是由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伦理选择决定的。
在正当、崇高的目的引导下,人工智能能够推动社会公平与发展;但若被滥用,则可能加剧自私自利,甚至引发冲突和不和谐。 这一观点体现了教会一贯强调“以人类的整体发展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技术不应仅仅关注经济和物质层面的进步,更需关注人的智力和精神层面的发展。教皇提醒全球社会必须尊重每个人的不可侵犯的尊严,重视各国文化和精神的多样性,确保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会侵蚀这些根本价值。整体而言,人工智能的益处与风险应当以“促进人类整全发展”为最高伦理准则加以权衡。 教皇进一步指出,当前社会正经历一种“人文感知的丧失或日益黯淡”,这给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虽极大地加速了科研创新和医疗健康领域的进步,但也可能影响人类对真理和美的独特感知能力。人类对现实的认知方式和生命意义的追寻,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根本特质。只有坚定维护这些独有的人的特性,才能为人工智能制定出符合人道精神的治理道德框架。 教皇特别关注青年一代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问题。现代年轻人与历史上任何一代人相比,都拥有前所未有的高速信息获取渠道,但获取大量数据并不等于拥有智慧。智慧更包含个体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开放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皇告诫社会应帮助青年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中主动成长,培养其自由且慷慨的精神,助力他们在复杂多变的时代中成为负责任的成熟个体。青年是人类未来的希望,其能力的实现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福祉与进步。 另一方面,教皇列奥十四强调代际传承的重要性,呼吁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多元互学的生态,促进年轻人将真理融入其道德与精神人生,助力形成更加团结、互助的全球社会。AI技术的治理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伦理与文化传递的复杂过程,必须兼顾不同年龄层和文化背景的需求和理解。对话与合作是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智慧共享的关键所在。 继承天主教会关怀人类尊严与社会正义的传统,教皇列奥十四的讲话不仅是对人工智能技术伦理反思的呼吁,更彰显了教会作为全球精神灯塔参与时代科技变革的决心。
他呼吁学术界、产业界、政策制定者与宗教界携手合作,推动构建一个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负责任人工智能生态。正如教宗方济各强调的,技术进步必须服务于“真正的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和平,而非增加隔阂与冲突。 教皇列奥十四的信息深刻提醒我们,人工智能的未来不应只由科技进步单向塑造,而应融入对人类终极价值的持续反思与守护。我们应当时刻铭记,技术只是工具,真正决定其走向的是掌握它的人与社会的伦理选择。每个人都负有在自身领域践行智慧治理的责任,共同守护我们这个多元且充满挑战的人类大家庭。 此次会议在梵蒂冈宗座宫举行,象征着教会在全球科技伦理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教皇的祝福寄托着对参与者的殷切期望,愿他们能以智慧、喜乐与和平引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人工智能时代,道德、信仰与科学的融合,将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包容和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提供坚实支撑。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革命的代表,更是对人类自我认识、社会结构乃至文化传承的考验。教皇列奥十四的讲话为全球各界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思想,激励各方以负责任的态度,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朝着尊重人性、促进公共利益的方向迈进。唯有如此,科技才能真正成为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