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最高法院以6比3的表决结果作出了一项具有标志意义的判决,限制联邦下级法院颁布全国性禁令(即“普遍禁令”)的权力。此判决直接牵涉到特朗普总统发布的关于出生公民权的行政命令,该命令声称非法入境或持临时签证进入美国的父母所生子女不应自动取得美国国籍。尽管此次判决并未直接裁定行政令是否违反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或《国籍法》,但其对司法体系如何处理类似案件产生了重要影响,引发了法律界、移民权益组织以及各州政府的广泛关注。 此案的核心围绕着出生公民权,即根据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凡是在美国境内出生且受其法律管辖的人自动取得美国国籍的权利。自1868年该修正案通过以来,诞生公民权被视为美国公民权理念的基石,旨在纠正历史上的不公正,例如废奴时代的德雷德·斯科特案判决。然而,特朗普政府持续质疑此一传统解释,试图通过行政命令推翻150多年来被最高法院确认的法律原则,主张出生公民权应受限于父母的合法身份。
最高法院多数意见由保守派大法官艾米·科尼·巴雷特撰写,强调联邦法院的权力不可随意扩展至全国性禁令的层面。法院认为,该类禁令超出国会赋予联邦法院的衡平权(equitable authority),容易导致司法权力扩大,干涉行政权的正常运作,破坏权力分立的原则。因此,法院决定对下级法院此前作出的阻止特朗普行政令执行的全国性禁令只部分维持,要求其限缩禁令范围,仅针对具体原告具有法律诉讼资格的案件范围内适用,并指示各下级法院按照“衡平原则”重新审议相关禁令。 尽管判决主要集中于程序层面,没有否定出生公民权作为宪法条文的基本含义,最高法院仍未动摇长久以来美国司法体系对出生公民权广泛理解的立场。判决后,特朗普夫妇罕见地共同出现在白宫发布会,称法院裁决是宪法、权力分立及法治的“里程碑式胜利”,并表示该决定将助推其移民政策推进,避免面临范围广泛的禁令阻碍。司法部长邦迪也支持此观点,认为这是公众对移民政策诉求的体现,但她同时承认,对行政令的实质内容还未展开全面法律审理,具体执行细节尚待明确。
在判决宣布后,法院三位自由派大法官提出异议。索托马约尔大法官撰写 dissenting 意见书,批评多数方仓促限制全国性禁令忽视了衡平法的传统原则及法院提供非当事人保护的长期实践。她强调,广泛的禁令有助于保障公众利益,尤其是在涉及重大宪法问题和公共政策时,普遍禁令能够避免地方性差异引致的法律混乱及不公平。 特朗普行政令颁布后,包括移民权益组织及22个州共同发起诉讼,质疑行政命令侵犯了宪法赋予公民的平等保护权利。三位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相继宣布该行政令无效,颁布全国性禁令以阻止其实施。由于上诉法院拒绝介入纠纷,特朗普政府遂向最高法院请求屏蔽该行政令受到的广泛禁令,试图限制司法干预范围。
出生公民权的争论本质上体现出移民政策的纠结与执政理念的对立。特朗普政府主张针对非法移民及临时合法入境者子女限制自动公民身份,认为这能够防止所谓“出生公民权滥用”现象,减少非法移民激增带来的社会负担。而反对者坚称,出生公民权是根植于宪法文本及历史判例的基本权利,是所有在美出生者平等保护的保障,任何行政尝试都应接受严格司法审查以防止权利侵害。 目前,尽管最高法院限制了联邦法院颁布全国性禁令的权限,特朗普行政令届时能否有效施行仍面临众多法律挑战和民主党的强烈反对。该判决无疑提升了行政部门在制定移民政策时的灵活性,但同时也促使诉讼方在具体案件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诉求,寻求法院裁决。 除出生公民权问题外,最高法院当天还作出其他重要决策,如支持父母要求退出涉及LGBTQ角色课程的学科,维持《可负担医疗法案》中预防性护理的关键保障,支持德州针对成人色情网站的年龄验证法,以及推迟了路易斯安那州重新选区案件审理等。
这些决定均展示了当前最高法院的保守倾向及对宪法解释的不同侧重点。 总的来看,最高法院关于限制全国性禁令的判决标志着司法审查权的调整,表明法院试图在维护宪法权利、保障公平司法及尊重行政权力之间取得平衡。移民议题作为美国社会持久敏感且复杂的公共议题,其法律演变仍将持续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未来几个月及数年,关于出生公民权的法律战很可能进一步展开,联邦法院如何具体解释最高法院指导意见,将深刻影响美国移民政策的走向及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