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化进程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然而,有一种深刻而危险的现实正逐渐浮现:互联网并非真正的全球共享资源,而是被少数几个国家和企业所主导。2025年,随着唐纳德·特朗普重回白宫,一种关于美国拥有切断互联网“开关”的言论引发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担忧。这种担忧不仅仅是阴谋论,而是基于现实的地缘政治和技术依赖而产生的潜在风险。 欧洲对美国科技巨头的高度依赖构成了数字主权的致命漏洞。亚马逊、微软和谷歌这三大美国云计算巨头几乎垄断了欧洲市场的超过三分之二的份额。
云计算作为现代互联网的神经中枢,支持着从个人通信到大规模工业数据处理,再到政府关键基础设施的各项业务运转。重要的是,这些关键数据和服务绝大多数托管在位于欧洲境外的美国服务器上。 美国法律赋予政府机构跨境访问、监管甚至中断这些技术基础设施的权力。当特朗普政府在过去发起贸易战、实施制裁时,数字领域的风险变得更加现实和具体。例如,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镇使用的微软邮箱因美国制裁而被切断,这一事件直接揭示了美国技术优势可以被用作地缘政治武器的事实。 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催生了关于“关停云服务”或“切断数字供应链”的恐惧。
对于欧洲而言,想象一下某一天云服务被命令停止,视频会议无法继续,政府数据无法访问,工业系统停止运转,这一切将对经济和政治稳定造成灾难性影响。一位奥地利云服务公司CEO曾公开表示,欧洲的“健康依赖”问题已积重难返,当早期IT专家未能大声疾呼时,潜在危险已经埋下。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欧洲内部出现了泾渭分明的立场和行动。一些科技巨头如微软和亚马逊已经在试图通过更新合约条款、建立更加独立的治理结构,来缓解客户的担忧,确保云服务的持续性。但现实是,这些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必须遵守美国法律,尤其是在执法和制裁背景下,他们的抵抗能力非常有限。 欧洲各国政界和工业界呼吁建立具有自主权的欧洲云计算基础设施,将“买欧洲”、“卖欧洲”和“资金支持欧洲”作为核心原则,推动本土科技的发展。
欧洲欧元堆栈(EuroStack)项目因此应运而生,这是一项旨在打造完整数字基础架构的工业政策规划,预计投资额高达3000亿欧元。该计划不仅涵盖数据中心和软件开发,还力求提升欧洲整体数字自决能力。 然而,摆脱对美国云技术的依赖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现阶段欧洲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尚无法匹敌美国的成熟巨头,替代方案尚且有限且需大量前期投入。其次,推动本土技术需要政治意愿和全社会的支持,但与此同时,过度保护主义可能引发贸易摩擦,甚至反噬欧洲自身的技术进步。 此外,欧洲还在积极推动制定云安全认证标准,力图创造一种能够免受外国法律干预的“安全标签”,保障数据隐私和服务连续性。
这项立法已受到欧盟内部分国家的分歧制约,短期内难以全面推行。美国政府及时对欧盟有关技术政策表达关切,凸显了跨大西洋在数字主权问题上的紧张关系。 综上所述,欧洲目前面临的数字安全困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深刻的地缘政治挑战。特朗普回归白宫加剧了美国利用其技术主导权作为地缘政治杠杆的可能性,迫使欧洲必须重新审视其数字战略和全球依赖。为了保障未来的数字主权和安全,欧洲必须加快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生态系统,实现从基础设施到软件全链条的国产化,减少对单一外部势力的依赖。 总体来看,欧洲的数字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且代价高昂,但却是确保未来经济安全和政治独立的必要选择。
各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需要联手,推动技术创新、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的有机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球数字竞争中占据主动,向世界展示一个技术自主、安全可靠的数字未来。未来几年,欧洲互联网的命运将不仅仅取决于技术进步,更取决于外交博弈和战略取舍。数字时代的主权争夺战已经到来,欧洲能否成功撬动互联网的“开关”,不再被外部力量所左右,将是关乎整个大陆未来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