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各国纷纷加快布局加密货币监管框架,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金融安全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然而,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英国在加密货币监管领域的步伐却表现出明显的迟缓。专家指出,英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政策拖延”正在使其失去曾经的先发优势,令英国在数字资产监管竞赛中落后于欧盟与美国。英国《数字资产监管档案》持续空白,监管时间表未定,为业界留下诸多不确定性。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曾公布“加密货币路线图”,但该路线图缺乏明确的“监管生效日期”,似乎要推迟至2026年以后才能实施。相比之下,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已完成立法程序并逐步落实,有效填补了数字资产治理的监管空白。
MiCA为加密货币交易、发行和服务提供了详尽的法律框架,确保投资者安全和市场稳定。与此同时,美国也在积极推动立法,参议院近期通过了旨在规范稳定币发行的《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指导法案》(GENIUS法案)。该法案制定了联邦层面的稳定币管理规则,将稳定币明确界定为支付工具,便于监管和风险控制。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正积极配合落地执行,推动数字资产合规化进程。英国监管策略的模糊和拖延让市场参与者感到迷惑,特别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英国监管机构将稳定币归类为加密投资资产,缺乏与实际支付工具的区分,导致市场对其定位产生疑虑。
此外,英国央行提出的草案要求系统性稳定币必须用央行货币完全支持,这一要求被业内认为限制了商业发行的可能性,降低了创新空间。虽然银行已经开始放宽部分条件,但尚未推出切实可行的监管模型。除监管迟缓外,英国当前利用传统金融监管机构适应数字资产新形势的方式也被批评。相比之下,阿联酋设立了专门的虚拟资产监管机构VARA,香港则通过立法支持稳定币并积极打造数字资产生态系统,这些措施展现了更具前瞻性的监管思维。专家警告称,英国尽管在2010年代金融科技创新领域领先,仍然拥有时区、语言和法律体系等优势,但金融中心的竞争日益激烈,其地位并非铁板一块。若继续拖延数字资产监管改革,可能面临新兴市场的赶超和投资资本外流。
英国政府和监管机构亟需明确行动计划,加速通过切实可见的法律法规,解决目前的监管真空。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市场不确定性,还能激发创新活力,吸引国际资本重新聚焦英国。对企业而言,明确的监管框架有助合规运营、降低法律风险,提高客户信心。普遍认为,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已成为未来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合理、高效的监管体系是英国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回顾欧盟和美国的成功案例,可为英国提供借鉴经验,比如MiCA的全面覆盖和GENIUS法案的稳定币管理,都体现了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平衡。业内呼吁监管机构与市场主体加强沟通,共同制定切合实际、具前瞻性的监管标准。
同时要关注技术发展特点,兼顾创新驱动和风险防范,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未来,随着全球数字资产市场进一步扩大,监管的国际协调也将显得愈发重要。英国作为全球金融枢纽,有责任也有机遇参与制定国际规则,保持政策灵活性与透明度,成为全球数字金融变革的引领者。总体来看,英国当前的政策拖延虽令人担忧,但仍有时间调整步伐。通过积极推进监管改革、完善立法框架,英国完全有能力收复阵地,再次确立其在数字资产行业的领先地位。稳健而开放的监管环境将促进数字金融创新与实际应用,为英国经济注入新活力,推动其迈入全新的数字金融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