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美国总统签署了一项名为“进一步修改互惠关税税率”的行政命令,标志着自2025年4月以来关税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这项命令引用了此前在2025年4月2日发布的14257号行政命令,指出美国长期存在的商品贸易逆差已经构成了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的异常且重大的威胁,因而必须采取进一步措施。这次调整不仅对关税税率进行修订,还涵盖了广泛的贸易政策和国家安全议题,显示出贸易政策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的重要地位。 此次政策调整以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国家紧急状态法案及1974年贸易法第604条等法律为依据,显示其法律基础坚实,权威性强。总统在行政命令中详细阐述了关税调整的必然性,指出贸易伙伴国普遍存在的关税不对等以及非关税壁垒对美国出口、国内制造业、关键供应链和国防工业基础造成了显著影响。政策的目标不仅是促进贸易公平,还兼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战略利益。
在具体关税调整方面,行政命令中明确列出了各贸易伙伴的调整后关税税率,涵盖从阿富汗到津巴布韦的多国。值得关注的是,欧盟商品根据其在美国海关关税表中的标准税率做出动态调整:如果其基准税率低于15%,则新增关税使总关税达到15%;反之,则不再增加额外关税。这一举措体现了美国政府希望通过灵活的关税措施,推动欧盟与自身进行更深的贸易和安全合作。同时,部分国家如老挝、叙利亚、斯威士兰等因各种原因被征以高达40%甚至41%的额外关税。 关于实施时间,行政命令明确了自发布日起7天后生效,但对已在运输途中的货物和特定时间段内入境的商品给予过渡期。这种安排既确保政策实施的严肃性,也体现了对现有贸易和物流环节的考虑。
行政命令还特别强调了防范转运逃避关税的措施。对于经第三国转运以规避关税的货物,海关边境保护局有权加征40%的额外关税,并处以相应罚款和处罚,不允许减免。这显示出美国政府对打击贸易欺诈行为的决心,意图通过严厉的司法和税务措施维护贸易体系的公正。 同时,相关部门被赋予了不断监控贸易形势的职责,需每六个月发布针对规避关税的国家和具体设施名单。这种动态监管机制增强了政策的持续性和针对性,也为企业提供了更为明确的合规指引。 值得关注的是,行政命令中指出部分贸易伙伴正处于或即将达成有意义的贸易和安全协议,因此这些国家的商品将持续处于调整后的关税税率之下,直到协议签署并由总统下发相关行政命令。
这表明美国政府在施加关税压力的同时,也开放通过谈判实现贸易关系正常化的可能,体现一定程度的灵活策略。 此次关税调整反映出美国对“互惠贸易”理念的坚持。长期以来,美国与多国间存在着贸易壁垒差异,如何实现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平衡成为双边贸易关系的核心问题。本次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国内制造业和关键产业的呼声,意图加强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同时防范战略物资供应风险,保障国家安全。 从国际角度来看,这一行政命令势必引发相关国家的关注和反应。部分被调整关税较高的国家或将寻求通过谈判、诉讼或其他贸易对策进行应对。
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也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调整,加速贸易多元化和区域合作的推进,改变某些行业的全球生产布局。 对于企业而言,特别是进出口公司和跨国制造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关税税率变化,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和供应链结构。面对更高关税壁垒,部分企业或考虑转向其他贸易伙伴或提高国内生产能力,以规避额外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政策中对达到贸易协议国家给予的关税优惠,也为企业创造了通过合规谈判降低贸易成本的激励。 从长远看,贸易政策的调整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深刻影响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和地缘战略格局。美国通过此举强调了贸易措施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促进贸易政策与国家安全政策的深度融合。
贸易逆差问题在政治议程中的突出,也呼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对不公平贸易实践的持续关注和协调。 鉴于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未来美国政府可能根据贸易伙伴的反应和全球经济形势,继续调整互惠关税政策,并配合其他经济外交手段推动其对外贸易战略。企业和政策制定者需关注美国与各国间的谈判进展和相关法规变动,灵活应对市场挑战。 综上所述,2025年美国总统发布的进一步修改互惠关税税率命令,不仅是一份普通的关税调整公告,更是美国面对全球贸易不平衡和国家安全挑战采取的综合性政策措施。它体现了美国政府在维护自身利益时的坚定态度,也反映了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新趋势和复杂博弈。对于全球贸易格局来说,这一命令具有标志性意义,值得各方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