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NFT(非同质化代币)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与剧烈波动。作为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巨头,耐克在2021年高调收购了NFT领域的重要企业——RTFKT Studios,试图借助区块链技术开拓数字化发展新方向。RTFKT专注于设计和销售以虚拟运动鞋为核心的NFT产品,吸引了大量数字资产爱好者及运动鞋收藏者的关注。然而,耐克于2025年初关闭RTFKT平台的行为引发了用户群体的不满,并最终导致500万美元的集体诉讼。在诉讼中,原告方指控耐克未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规定注册其NFT产品,涉嫌通过营销和品牌影响力推销未注册证券,造成投资者重大损失。案件源于RTFKT项目用户对NFT价值依赖于耐克品牌推广的预期,但平台关闭后虚拟资产估值暴跌,用户既无法交易,也失去参与游戏及奖励机制的机会。
根据诉讼内容,原告代表Jagdeep Cheema等用户在纽约布鲁克林联邦法院提出了控诉。他们认为耐克通过夸大NFT潜力吸引投资,实则未能保障用户权益,构成了“拉高出货”行为,即金融领域常见的“割韭菜”现象。案件还涉及消费者保护法及各州不公平贸易和竞争法的违反指控。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法院迄今未对NFT是否归类为证券作出明确裁定,但这一案件反映了法律监管层面对数字资产性质和监管边界尚存争议。有专家指出,本案中特殊的是,诉讼方认为即便法院不将NFT认定为证券,也可依据现有法律对耐克营销手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审查。耐克NFT的市场表现亦佐证了用户诉求的合理性。
耐克曾推出名为“Crypto Kick”的NFT系列,最初挂牌价格约为3.5以太币(约合8000美元),但截至平台关闭时,其价值已大幅缩水到仅约0.009以太币(约16美元)。这种近乎崩溃的市场反应激发了投资者强烈的不满和法律诉求。此外,NFT市场整体也处于调整期。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NFT销量同比下降了63%,总成交额从2024年的41亿美元降至仅15亿美元,显示数字艺术和虚拟商品领域面临较大挑战。耐克关闭RTFKT平台不仅直接导致市场流动性断裂,更剥夺了用户参与各种挑战和任务获得奖励的机会,这一点也是诉讼重点之一。用户购买NFT的动机既包含投资预期,也包含体验互动内容的期望,平台关闭带来的双重打击加重了损失。
本案对整个NFT行业及主流品牌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探索意义深远。耐克的行动令市场参与者反思传统企业进军区块链及NFT业务的模式及法律风险。尽管品牌效应有助于吸引关注和资金,但合规运营和透明管理同样不可忽视。未来,NFT的法律归属及监管框架将是业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一些市场机构,如OpenSea,已明确呼吁SEC将NFT排除在联邦证券法监管之外,理由是NFT多数用作数字收藏或使用权,其性质与传统证券不同。尽管如此,类似耐克案件表明,当NFT被包装并推广为投资或收益工具时,其合规风险显著上升。
耐克方面目前尚未对诉讼作公开回应,但此案无疑将引发更多品牌审视自身NFT及区块链业务战略。对投资者而言,案件也提醒在购买NFT时应更加警惕潜在风险,特别是涉及品牌推广和未来价值预期的产品。综合来看,耐克因关闭RTFKT遭遇的集体诉讼揭示了NFT市场高速发展背后的法律与监管挑战。这不仅是一次针对知名品牌的司法检验,也是整个数字资产生态系统成熟过程中的必经阶段。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行业规范的建立,NFT市场有望走向更为健康和透明的发展路径。耐克关闭RTFKT事件同时折射出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创新与合规需同步推进的重要性。
品牌应合理平衡商业模式创新与用户权益保护,监管机构需科学界定新兴资产类别的性质和适用规则。对于未来投资者,理解NFT本质、市场动态及潜在法律风险尤为关键。在这场数字财富浪潮中,耐克与RTFKT的故事无疑成为节目中重要的一章,影响深远且值得行业和公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