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FTX作为曾经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其破产事件不仅引起了行业震动,也让全球范畴内数以千万计的投资者陷入困境。在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中,涉及的债权金额及债权人地域分布极其广泛,尤以中国地区债权人的反应最为引人瞩目。最近,一起由中国债权人发起的重要法律挑战案件,针对FTX破产清算中拟定的限制性赔付计划提出异议,成为市场焦点。该债权人代表超过300位中国投资者,声称自己及其家族名下拥有的四个KYC(身份认证)账户,合计索赔金额超过1500万美元,坚决反对将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49个国家和地区标记为“限制区”,进而阻断当地债权人的赔付权利。这场争论的焦点在于,FTX债权清偿方案中提出,通过聘请当地法律专家确认是否能够合规分配资金,若无法确定合规性,则将相关地区视为限制区,其债权将被退回清算信托基金。具体涉及的金额庞大,约有8亿美元的债权被划归为限制区,其中中国债权人占比达82%,约3.8亿美元,显示中国投资者在此次清算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债权代表提出,虽中国大陆目前严格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但数字资产在法律上仍被认定为合法财产,应有权参与清算。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加密货币相对监管宽松的地区,债权人完全能够通过香港账户接收赔偿款项。因此,将中国债权视为限制区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这不仅是一种不公正的区别对待,更严重威胁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该案件提交至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庭,债权代表强调,FTX作为破产方应遵守破产法所保障的债权人权利,任何无理限制都是对债权分配程序的不当干预。与此相反的是,FTX破产信托提出,基于复杂的跨境监管环境和政策不确定性,限制部分司法辖区付费是保护债权人基金安全和符合合规性原则的必要措施。中国债权代表的反驳,揭示了当前国际加密货币监管的深刻矛盾和挑战。
虽然大陆政府严格限制加密资产的交易活动,认为存在较高风险和潜在非法金融行为,但法律对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明确认可,为债权人主张权利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香港特区政府近年逐渐调整对加密货币产业的态度,从过往较为严格的监管转向更加开放和支持,为中国债权人的赔付争取了更多现实可能性。此次争议亦引发市场对全球加密货币资产清算困境的关注。因涉及多重司法管辖区,资金流动受限、合规审核繁琐,导致部分投资者面临被剥夺权益的风险。在保护债权人权益和遵守各地法规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成为考验法律实践者和监管机构的重要课题。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是FTX创始人山姆·班克曼-弗里德的刑事案件。
法院最新披露,其预计将在2044年出狱,远超现有监禁时间,案件对整个FTX破产事件的影响亦不可忽视。尽管如此,债权人索赔的法律程序仍在继续进行,如何保障所有债权人公平参与清算,避免地域和身份差异带来的不公,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焦点。综上所述,FTX中国债权人对限制区域支付计划的挑战不仅关系到具体的数亿美元赔偿,更体现了加密货币资产清算领域复杂的法律、监管和跨境合作问题。未来相关案件判决将为全球加密货币破产清算树立重要先例,也将推动监管机构和行业参与者更深入地探讨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公平、合法且高效的债权清偿机制。中国及其他受限制地区的债权人均期待司法机构能够充分考虑实际法律环境及监管政策,避免以地理限制为由剥夺投资者合理权益,从而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更加稳定的法律基础。与此同时,所有市场参与者也应持续关注跨境破产案件的进展,积极寻求合规路径,共同促进数字资产市场的可持续繁荣与风险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