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资产市场的持续发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宣布将在2025年秋季发起一个全国巡回的加密货币圆桌会议系列活动。SEC的加密货币工作组负责人、美国SEC专员海斯特·佩尔斯(Hester Peirce)将亲自带队,走访包括硅谷、纽约、迈阿密等十个城市,通过面对面座谈深入了解加密创业公司及行业意见。此次行动不仅展示了SEC监管策略的新举措,也反映出其更开放、务实的监管态度。 SEC此次巡回圆桌会议主要聚焦于成立不足两年、员工不超过十人的加密货币创业企业,这些初创公司往往代表了行业最前沿的创新力量,但同时也面临着监管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SEC希望通过与这些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直接沟通,收集第一手的反馈与建议,厘清行业痛点,借此在未来制定更加合理和具前瞻性的数字资产法规。 过去,SEC在加密币领域与行业存在一定张力,部分头部公司如Coinbase、Uniswap和Kraken曾面临较多执法行动,甚至引发行业抵触情绪。
但在当前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政策方向引导下,SEC工作的调性正逐步转向更加广泛的行业交流与合作。此次由佩尔斯专员牵头的圆桌会议,正是这一转变的具体实践体现。通过倾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企业的声音,SEC希望以更加多元的视角理解市场变化,并为后续监管框架奠定扎实基础。 事实上,SEC举办此类线下圆桌会议并非首次,过去几个月内已经多次邀请业界重量级玩家,包括知名风投基金a16z Crypto以及资产管理巨头BlackRock等,共同探讨诸如数字资产托管、代币化金融资产、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关键监管议题。此次拓展到十个城市的小规模企业座谈,更体现了监管层力求包容和全面的姿态。 近年来,美国数字资产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和剧烈波动,涵盖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种,也涉及大量新型金融创新形式如稳定币、NFT和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对应的监管需求日趋复杂多元,如何在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不扼杀创新活力,是摆在SEC面前的重要课题。SEC通过本次巡回圆桌会议,旨在搭建政府与行业间沟通桥梁,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政策制定的精准度和科学性。 目前,参会的加密企业普遍反映,在合规成本、监管明确性和市场准入门槛方面存在诸多难题,尤其是初创团队规模小,缺乏专业合规资源,容易成为政策波动的受害者。SEC表示将重点关注这类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困境,力求在法规设计中体现差异化管理和弹性措施,培养健康可持续的加密生态环境。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加密行业的积极态度也为监管环境带来新刺激。2025年7月,特朗普签署了GENIUS法案,明确规范了稳定币及其发行者,推动了行业合规进程。
此外,国会两院正在讨论包括CLARITY法案在内的市场结构相关立法,旨在完善数字资产交易监管体系,促进市场公平透明。 联邦储备委员会与美国货币监督署(OCC)等其他监管机构同样出台了一系列宽松措施,减少了加密企业在银行开户等方面面临的“声誉风险”阻碍。整体来看,美国政府正形成多部门联动、积极扶持数字资产产业的政策格局。 在技术层面,加密创新带来了区块链底层技术升级、去中心化协议优化、智能合约复杂度提高等趋势,监管机构的理解和应对能力亟需同步提升。SEC此次的巡回调研活动,也在提升监管人员对新兴技术和业务模式的认识,帮助其打造科学合理的监管框架。 对于参与会议的创业企业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政策表达机会。
通过直接向监管高层传递实际运营中遇到的监管灰色地带、合规费用压力、融资难题等诉求,企业有望推动未来政策更贴合市场实际。同时,会议亦促进业界交流和资源共享,构建更加开放的生态体系。 长远来看,美国SEC发起的加密货币工作组全国巡回圆桌会议有望成为行业与监管协作的新典范。在全球数字资产发展进入关键转型期的大环境下,通过多方沟通与互动,既确保金融安全与投资者保护,又激发创新潜能和竞争力,方能推动整个产业走向成熟和繁荣。 虽然监管之路依然复杂多变,但SEC此次通过主动下场、多点开花的工作方式,彰显了监管机构在数字资产领域日益增强的责任感和适应能力。未来,随着更多数据和行业反馈汇集,数字资产监管的蓝图将愈加清晰,助力美国在全球数字金融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加密货币从相对边缘的发展模式,逐步走向主流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SEC此次全国十城圆桌会议为该进程注入了积极动力。整个加密行业及投资者都期待通过这类开放性对话,减少争议、降低风险,共同塑造更加透明、合规且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