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开始引入重大的结构调整,通知包括美国医学会(AMA)、美国儿科学会(AAP)、传染病学会等多家权威医学组织,将不再参与CDC的疫苗工作组。这一消息由多家媒体首先披露,随后得到了美国联邦卫生官员的确认。该举措标志着美国公共卫生疫苗推荐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也激起医学界的忧虑与批评。 CDC的疫苗工作组一直是其疫苗咨询委员会——免疫实务咨询委员会(ACIP)的核心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工作组汇集顶尖医学专家和科学机构的代表,合作审核疫苗制造商及CDC的相关数据,从而制定科学公正且实际可行的疫苗接种指南。这一进程确保疫苗政策既具备科学依据,也考虑了临床操作的可行性,并促进医患双方对疫苗接种的信任。
然而,2025年6月,美国卫生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做出震惊业界的决定,解散了原ACIP全体成员,并重新指定含有多名疫苗持怀疑态度成员的全新委员。同时,公告逐步移除了数个医学协会专家在工作组中的参与权限,理由是这些组织具有“特殊利益”,且可能存在基于其成员构成产生的偏见。官方声明强调,未来的工作组将“引入更广泛学科的专家”,并以“专业能力与科学素养”为筛选标准,而非单一组织归属。 这一变化引发了众多医学专家极大担忧。资深疫苗专家、范德堡大学的威廉·沙夫纳(William Schaffner)教授公开表达了对未来疫苗指导混乱的担忧。他认为,去除顶尖医学组织的深入参与可能导致政策和临床实践的脱节,患者不仅可能从政府听到一个声音,而医生却提供不同建议,最终影响公众对疫苗的信任与接种率。
他指出,医学协会提供的医疗专业视角和操作性反馈,对制定真实可行并受医生认可的疫苗政策至关重要。 相关协会也迅速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此举“极不负责任”,强调剥夺专业医学知识参与正当且透明的疫苗推荐过程,会对国家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进一步侵蚀社会和临床对疫苗的信赖感。代表组织明确呼吁政府重新考虑该决定,以确保未来疫苗政策依然建立在医学科学证据及临床实践基础之上,保障患者权益和公共卫生安全。 专家和组织的切身担忧,不仅源于剥夺了专业人士的直接影响力,亦反映了对CDC体系透明度和科学独立性的深刻疑虑。ACIP成立于1964年,一直被视为美国疫苗公共政策的权威机构,CDC通常遵从其建议,使疫苗接种成为普遍且系统化的公共卫生措施。过去几十年里,这一体制促进了包括儿童疫苗接种计划在内的多项有力干预,挽救了无数生命。
此次变革背后的政治因素也不可忽视。肯尼迪卫生部长在任前长期反对疫苗,甚至被视为反疫苗运动的知名人物。其上任后迅速推翻原ACIP成员和其建议,并引入疫苗持怀疑态度的成员阵营,表明政府在疫苗政策制定上走向更为非主流甚至争议性的立场。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之后,美国社会对疫苗话题已经高度分化,此举或将加剧公众对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争论。 此外,新的工作组成员构成尚未公布,外界普遍猜测未来将更多吸纳商业管理、经济学等领域专家,显现出新的治理方向更注重多元视角,而非专一专业团体。部分官方人士指出,这种更为开放且多元化的专家构成,可能突破原有专业界限,将疫苗政策置于更广泛的公共健康和社会环境框架下考量。
虽然官方强调将完善利益冲突管理,确保推荐公正,但外界仍疑虑,缺乏医药专业协会的直接参与,疫苗政策是否能继续保持科学严谨和临床可行,仍待观察。同时,三大被剔除组织已联合提起诉讼,针对停止推荐某些新冠疫苗接种的决定进行法律挑战,揭示此事未来可能演变为更复杂的法律和公共卫生事件。 疫苗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基石,确保其政策制定透明、科学、权威尤为重要。医学协会长久以来的参与不仅带来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也促进医护人员和患者间的沟通桥梁。如今它们被排至局外,能否产生更广泛意见输出的工作组组建,能否有效稳固公众对疫苗的信任,尚需要时间验证。 面对未来,医疗界呼吁更多信息公开和充分讨论,希望能找到兼顾科学证据、公众安全和医疗实践的最佳路径。
同时,普通民众也需增强科学素养,理性看待疫苗政策的变动,警惕虚假信息和极端观点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美国CDC疫苗工作组人员的重大调整,不仅仅是一个组织人事变动,更关系到国家疫苗政策的科学性、执行力和民众信任。随着事件的发展,全球公共卫生观察者也将密切关注这场美国疫苗治理结构的大规模重塑,评估其对国际疫苗推广和防疫策略的潜在启示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