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加剧,导致全球能源市场尤其是石油价格的波动性显著增强。2025年6月,随着双方冲突的升级,市场见证了近三年来最大规模的单日油价上涨,引发全球财经界和石油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不仅是地缘政治的焦点,更与全球能源供应安全紧密相连,尤其是考虑到两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及其在全球石油输出中的作用。当前,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飙升至每桶78美元,较六月初上涨了约10美元。这种涨势主要源于市场对伊朗石油出口可能因冲突中断的担忧,以及由此引发的更广泛中东地区原油供应不确定性。尽管油价随后有所回落,稳定在约72美元每桶附近,但显然市场仍然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比较历史数据,目前的价格水平远低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初期曾达到的115美元高峰。但鉴于当前局势的不确定性,未来油价可能再次经历剧烈波动。多家金融机构和市场分析机构指出,未来油价走势将取决于以伊冲突的升级程度及其对中东石油供应链的冲击。德意志银行的分析报告提出,如果战争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导致霍尔木兹海峡的关闭,那么全球油价有可能飙升至每桶120美元,超越乌克兰危机期间的峰值。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全球石油运输的重要通道,占全球石油供应的20%。若该海峡被封锁,中东石油将难以顺利出口,全球市场供应将出现严重短缺,油价必然大幅攀升。
尽管如此,德意志银行同时认为此类极端情况出现的概率较低。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预期了伊朗原油出口的减少,因此短期内油价可能维持在75美元左右的水平。著名能源咨询公司瑞斯塔德能源也认同这一判断,认为在美国积极介入调解的情况下,中东局势有望保持相对平稳,油价或将被限制在每桶80美元以内。美国政府的立场是限制油价过高,以避免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维持能源市场的稳定。美国的调解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能源市场当前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在此次危机中凸显无遗。
作为全球石油和液化天然气运输的关键通道,其21英里宽的水道影响着几乎五分之一的全球能源供应。伊朗日常原油生产约为340万桶,出口量约170万桶,占全球石油需求的1.6%。中国是伊朗石油的最大进口国之一。过往伊朗曾数次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以此作为对国际制裁的反制措施,市场对此已有深刻的认识和准备。虽然封锁海峡的可能性较低,但该威胁一直是油价潜在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市场之一,油价的波动直接影响下游产业链和其他经济领域。
油价上涨将增加运输和制造业的成本,进而推动通胀上升,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和整体经济增长。反之,油价过低也会挫伤石油生产商的积极性,影响投资和未来产能扩张,造成供需失衡。因此,稳定的油价对全球经济健康至关重要。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紧张态势下能源板块的波动性将提高,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策略需作相应调整。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中东地缘政治动态,以及美国与国际社会在该地区的外交政策变化。未来几个月,中东局势发展将是油价走势的关键燃点。
国际社会若能促使交战双方缓和矛盾,确保霍尔木兹海峡畅通无阻,油价有望维持在合理区间,避免极端波动。然而,若冲突进一步升级并蔓延至周边国家,或发生海峡封锁等威胁,全球能源市场将面临极大压力,油价可能出现跳涨,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总之,伊朗与以色列危机不仅是区域政治问题,更是全球能源供应链中的关键变量。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和相关行业需紧密关注事态发展,适时调整应对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油价冲击和市场波动。随着局势的演变,全球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依旧存在,在未来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内,油价仍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