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网络安全领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根据专业安全机构“Солар”集团发布的最新数据,针对俄罗斯信息技术系统的暴力破解攻击数量在短短几个月内暴涨了2.7倍,攻击总量达到惊人的57万次。如此大规模的攻击浪潮不仅使企业与政府机构的防御系统压力倍增,也暴露出当前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存在的诸多不足。近年来,暴力破解攻击一直是黑客们突破系统防线的主要手段,此类攻击通过自动化工具反复尝试用户名和密码的组合,试图以最大化漏洞暴露率获取非法访问权限。2025年初以来,黑客们不仅扩大了攻击覆盖面,更加注重精准锁定目标,精心挑选受害者进行高频率攻击,目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间谍活动或勒索行为,而是向破坏企业运营和损害国家安全的方向发展。安全专家指出,暴力破解攻击已占全部网络攻击的94%,明显显示出这是黑客最青睐的突破手段。
其背后缘由在于暴力破解快捷高效,能够迅速获取开放网络环境中大量用户的凭证,从而为进一步的复杂攻击奠定基础。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攻击者的策略正在不断调整,由此前的广撒网式扫描,转向对关键信息系统和高价值目标的集中打击。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部署的诱饵系统和蜜罐共记录到60.8万次攻击,较去年年底增长了2.6倍。同时,攻击来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印度、中国和俄罗斯本土,分别占据了总攻势的23%、5%、16%和7%。这一多国分布的攻击格局表明,网络威胁已经成为国际范围内的复杂问题,跨国网络犯罪团伙和APT(高级持续性威胁)组织正积极渗透俄罗斯的数字基础设施。除暴力破解外,攻击还涵盖了路径遍历漏洞利用、CVE漏洞攻击及恶意软件下载等多种形式,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依然不容忽视。
这表明攻击者在展开多元策略,确保攻击手段的多样化和持续性。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攻击总数量上升,受攻击的企业数量却下降了34%。这意味着黑客们将资源集中投放到更少的目标上,以提升攻击成功率和破坏效率。平均每个受害单位遭受的攻击次数是以往的3.3倍,为134次,这种高度集中的攻击行为反映了黑客们对高价值目标的优先锁定。现今,信息窃取工具在攻击中的比重大幅提升,占比增加了15个百分点,达到总体攻击的35%。与此同时,APT组织的活跃度也攀升至27%。
使用远程访问工具的攻击占据18%,这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内部网络被持久渗透和控制的风险。与此同时,传统的网络攻击类型如僵尸网络行动、勒索软件、加密货币挖矿和钓鱼攻击依然活跃,但其比例相对较低。2025年第一季度内,与政府机构关联的加密货币矿工攻击比例大幅下降,从27%骤降到13%,这或暗示着政府部门的网络防护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反观工业、教育、金融和能源领域,勒索软件攻击则呈现出2至3倍的爆发式增长,经济利益成为黑客的主要驱动力。专家提醒业界,支付赎金并非数据恢复的保障,企业应加强数据备份和安全防范,避免陷入二次危机。面对当前复杂且威胁级别不断升级的网络安全态势,企业和政府必须加快完善安全机制。
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限制账户登录尝试次数、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及强化安全监控成为有效防御暴力破解攻击的关键措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被重视,用以实时分析异常行为,提前预警攻击风险。网络安全教育和员工意识提升同样不可忽视,防止因人为失误导致信息泄露。2025年初的暴力破解攻击激增,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已经进入新的战斗阶段。各方必须携手合作,构建动态、高效、智能的防御体系,才能有效应对未来更为严峻和复杂的网络威胁,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