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什城堡坐落于斯洛伐克东部的沙里什斯凯米哈尔利内村,建筑在托里萨河右岸的一座呈锥形的丘陵上,该地亦是温暖喜光植物的保护区。这里不仅是考古学家们研究的热土,也成为历史爱好者和游客们的理想探访地。关于沙里什城堡的早期居住痕迹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公元前13至11世纪)。这表明该区域在欧洲史前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和定居。城堡的建造始于13世纪,1245年首次以“沙鲁斯”之名见诸文献,意味着它在该地区发挥着重要的防御和管理职能。城堡的选址极具战略意义,旨在守卫横穿托里萨河谷的南北贸易路线,保护沿线的商业往来与安全。
在中世纪,沙里什城堡不仅作为皇家城堡使用,也是当时君主在该地区的驻地。随着13世纪40年代沙里什县的建立,城堡成为新行政单元的中心,驻守着县长等地方官员。14世纪初,城堡曾被奥莫迪家族夺取,这个家族与国王卡罗尔·罗伯特存在矛盾冲突。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城堡经历了多次扩建和加固,包括新建的居住区、经济设施以及强化的防御工事。这段时间的统治者中,城堡守将德美特法多次肆意扰乱周边城市和忠于国王的贵族阶层。1312年在罗扎诺夫采战役后,城堡重新回归国王所有。
1405年,国王齐格蒙德将沙里什城堡赠予彼得·佩雷尼氏家族,随后转交给舒什家族。中世纪中叶,1441至1460年间,城堡被布兰迪斯的扬·伊斯克拉及其部将占领,至最终由国王马乔尔·科尔文通过谈判重新夺回。城堡的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实力角逐。15世纪下半叶,佩雷尼氏家族再次拥有此地,并修筑了新的城墙以加强防御。1526年莫哈赤战役后,佩雷尼氏家族倒向了约翰·萨波尔斯基一方,甚至一度占领了东部重要城市科希策,导致城堡成为哈布斯堡帝国与反对势力争夺的焦点。1537年,哈布斯堡军队攻占沙里什城堡,使其成为由王室管理的行政中心。
随着奥斯曼帝国扩张威胁的增加,城堡的防御体系进一步加强,转型为规模宏大的军事要塞,内部具备军营生活设施,并驻扎约200名步兵,配备充足的武器装备。17世纪,城堡转入拉科齐家族掌控,他们主要居住于城堡下方的庄园内。1660年一次火药仓库爆炸,给城堡造成严重损毁。之后几年,城堡主要用作军事住宿,1687年再次遭遇火灾后便未曾修复,逐步荒废。作为匈牙利自由斗争象征的著名将领、转世为土耳其流亡者的弗朗茨二世·拉科齐的故事,也为城堡的历史增添了传奇色彩。城堡此后几经易手,最终归属阿斯佩尔蒙特家族和西尔迈家族,最后由王室侍从长盖扎·普尔斯基拥有。
沙里什城堡建筑的核心是一座13.2米见方、墙厚达4.3米的方形主塔(称为唐钟塔),其建造材料主要采用当地的安山岩,四角以砂岩加固。城堡由十四座具有射击孔的堡垒组成,体现出当年贝劳四世国王为防御蒙古入侵而建设的系列防御工事的典型风格。时至今日,城堡遗址保存良好,仍保留完整的城墙及部分堡垒。游客可以通过柏油铺设的山路或骑行方式轻松抵达,这条路径还设有自然教育步道,向访客介绍当地的植物与历史。城堡所在的丘陵被划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保持了丰富的生态环境。游客可在城堡内的火堆和长椅处休憩,登上主塔远眺,能一览包括高塔特拉山脉、勒沃察山脉、切尔戈夫和斯兰斯凯山脉等多处自然景观,甚至可远望其他中世纪城堡的废墟,如卡普西安斯基和卡梅尼茨基城堡。
沙里什斯凯米哈尔利内村本身面积约9.33平方公里,人口约2790人,托里萨河流经村庄。该村首次出现在1248年文献中,名为“圣米哈伊”,曾是地产贵族的庄园,1620年修建的庄园大厦至今仍为历史遗迹。前往沙里什城堡不仅能领略到中世纪建筑魅力,还能感受到斯洛伐克深厚的历史沉淀与自然美景。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研究者,是了解中欧历史变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沙里什城堡现由一群志愿者推动的项目“沙里什城堡焕发生机”支持,他们致力于古堡保护、修复和文化推广,使这片历史遗迹得以延续并焕发新的生机。无论是历史学者、生态爱好者还是普通旅行者,沙里什城堡都提供了丰富且多元的探访体验。
春夏季节,随着温暖气候的到来,城堡周边的自然保护区生机勃勃,非常适合进行徒步和野外考察。秋季,金黄色的林木装点着古老的城墙,冬季则展现出一派银装素裹的静谧美景。沙里什城堡不仅是斯洛伐克的文化遗产,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见证了数百年来区域政治、军事和社会的变迁。作为一处受国家保护的遗址,它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也成为当地社区与游客共享的宝贵财富。前往沙里什城堡的旅程充满了探索与惊喜,无论是漫步其坚固的城墙上,还是俯瞰周围广阔的自然景观,人们都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与宁静。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斯洛伐克东部历史文化、感受自然与人文交织韵味的游客来说,沙里什城堡不容错过,其丰富的历史故事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将带来难忘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