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商和科技巨头之一,长期以来都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近期,著名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师罗宾·朱(Robin Zhu)于2025年7月21日维持了对阿里巴巴集团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格定为141港元。这一判断不仅反映了分析师对公司基本面的高度认可,也彰显出市场对阿里巴巴未来成长空间的期待。 从最新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来看,阿里巴巴集团表现十分亮眼。公司收入实现了同比增长7%,达到人民币2364.54亿元(约合325.84亿美元)。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阿里巴巴的营业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93%,达到人民币284.65亿元(约合39.23亿美元)。
管理层将这波强劲增长归功于非现金股权激励费用的减少和经调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adjusted EBITA)的提升,这不仅体现了公司成本控制的成效,也反映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增强。 作为一家多元化运营的科技企业,阿里巴巴集团涵盖了七大业务板块,包括中国商务、国际商务、本地消费者服务、菜鸟网络、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以及创新项目和其他业务。这种全面的业务布局为公司构筑了稳固的收入基础,也使其能够在未来多种市场环境下灵活应对和持续创新。 中国商务板块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依托广泛的电商平台连接海量消费者和商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国际商务则积极扩展海外市场,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本地消费者服务专注于深化本地生活服务,如外卖和本地购物,增强用户黏性。
菜鸟网络作为物流骨干,为阿里巴巴电商体系提供高效的物流支持,提升用户体验。 云计算业务近年来增长迅速,成为阿里巴巴的新兴利润增长点。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阿里云在国内外市场均保持领先地位,为企业提供稳定且创新的云基础设施和智能解决方案。数字媒体与娱乐业务则不断丰富内容生态,激发消费潜力。创新项目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未来技术,为阿里巴巴布局长远奠定技术基础。 在宏观层面,美国近期放宽对中国芯片出口限制,也为阿里巴巴及其技术生态提供了积极信号。
消息公布后,阿里巴巴股价一度飙升近8%,市场普遍看好这一政策调整对于中美科技交流和供应链稳定性的促进作用。作为中国核心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政策利好有望进一步激发其研发和创新投入,推动技术升级。 虽然阿里巴巴被不少对冲基金视为价值被低估的蓝筹股,但伯恩斯坦的分析师也提醒,尽管阿里巴巴未来潜力巨大,但某些人工智能领域的股票或许具有更高的短期上升空间和相对较低的下行风险。尤其是在特朗普时代的关税政策影响下,国内产业链在回归本土化趋势中受益明显。针对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阿里巴巴作为稳健成长的代表,适合作为中长期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里巴巴的市场战略还体现在其积极拓展创新与技术应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布局。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智能推荐、智慧零售和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提升平台智能化水平。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也增强了用户体验,进一步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此外,在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政策环境变化的背景下,阿里巴巴通过开放合作,构建了稳固的生态体系。在物流、支付、云计算等多条赛道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打造涵盖消费者、商家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协同网络。这不仅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助于抵御外部市场波动风险。 阿里巴巴的财务稳健性同样为投资者所青睐。
其充沛的现金流和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为后续资本开支和战略投资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公司高效的成本控制和利润率提升能力为盈利增长奠定基础。随着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和核心竞争力增强,阿里巴巴具备在市场竞争中持续领先的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阿里巴巴虽然面临复杂的监管环境及国际贸易不确定性,但其积极合规应对政策调整,且通过多元化业务策略降低单一风险敞口。尤其在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数字产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阿里巴巴有望抓住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带来的结构性机遇。 数字经济时代,阿里巴巴不仅是电子商务的领军者,更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发力,彰显出未来科技巨头的潜质。
从长远看,其全方位的创新布局将推动公司持续增长,增强抗风险能力。 鉴于以上因素,伯恩斯坦维持对阿里巴巴的买入评级体现了对公司业务表现、市场定位及成长潜力的信心。对于投资者而言,阿里巴巴具有良好的长期发展基础,是配置科技股和中国蓝筹股的重要选择。 总结来看,阿里巴巴集团凭借多元化业务组合、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全球视野,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机遇,以及国际环境的复杂挑战,阿里巴巴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战略前瞻,不断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作为投资标的,阿里巴巴不仅体现了高成长价值,也具备较好的风险控制优势,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与深度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