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代币化证券成为资本市场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所谓代币化证券,指的是将传统证券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化和代币化,能够实现更高效的交易和透明度。然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委员赫斯特·皮尔斯(Hester Peirce),广为人知的“加密妈妈”,近日重申了代币化证券的法律定位,明确指出不论以什么样的新技术表现形式出现,代币化证券依然是证券,必须遵守相关联邦证券法规。皮尔斯的这一表态不仅延续了前任主席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对加密资产监管呼吁的基调,也将为未来加密行业的发展指明合规方向。 皮尔斯委员的声明发布于2025年7月初,正值市场对加密资产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加密领域众多参与者探索创新产品。她强调,区块链技术尽管在提升资产交易速度和透明度上极具优势,但并不能改变资产的本质属性。
因此,如果某一代币代表了所有权、债权或其他类似权利,其法律属性就不会因代币化而发生改变,依旧属于受联邦证券法监管的范畴。她呼吁市场参与者在构建和发行代币化证券产品之前,应主动联系SEC讨论合规事宜,避免误入法律灰色地带。 代币化证券内涵:技术创新与监管边界的平衡代币化证券结合了传统金融资产与区块链技术的优点,实现了资产数字化、去中心化交易、提高流动性以及降低跨境交易成本。代币化可以涵盖股票、债券、基金份额甚至房地产资产,但其核心仍是证券法所涵盖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无论技术如何创新,监管框架必须跟进以确保投资者保护和市场的公平透明。 过去几年中,区块链行业在代币化证券领域涌现了大量创新项目。
不少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也开始涉足该领域,寻求通过区块链实现资产数字化的革命。以美国知名券商Robinhood为例,近期其推出了基于Layer-2区块链的代币化产品,计划在欧洲市场发行代币化的美国股票和交易所交易产品(ETPs)。与此同时,Robinhood也向SEC提交了监管框架提案,以争取对代币化实物资产进行规范化监管。 面对这股潮流,SEC的立场曾一度引发市场关注。皮尔斯和根斯勒两位SEC关键人物均主张严守证券属性,促使市场主体主动与监管机构沟通,避免违规发行和交易。皮尔斯特别指出,当技术特性带来监管规则需要调整的可能时,SEC愿意积极与行业合作,推动规则现代化和豁免,以适应区块链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监管政策背景与立法展望随着加密市场的迅猛扩张,明确的监管规则对于保障市场健康发展尤为重要。美国国会共和党议员近期推动《数字资产市场明确法案》(Digital Asset Market Clarity Act),致力于厘清SEC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在加密资产监管中的职责边界。该法案的推进预计将为数字资产市场提供更为清晰的合规框架,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及市场稳定性。 SEC现任主席保罗·阿特金斯(Paul Atkins)上任后,SEC在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态度上有望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合作意愿。皮尔斯委员透露,SEC在遵守现行法规的同时,也愿意推动监管规则创新,支持在保护投资者权益前提下的技术应用探索。这一态度为产业界提出了积极信号,表示监管与创新并非必然对立,符合美国金融市场长期发展的战略考量。
投资者视角与市场影响代币化证券作为一种新兴资产形式,在提高金融资产流动性和降低交易门槛方面具备巨大潜力。它能够帮助投资者更便捷地参与全球资本市场,尤其是在传统证券存在交易时间、地域限制时展现出优势。然而,投资者也必须认识到代币化证券并非完全摆脱了传统证券的风险,依旧面临市场波动、监管政策变动等不确定性。 皮尔斯的声明进一步提醒市场参与者:不能仅凭技术的先进和创新性而忽视法律合规。无论是发行方、交易平台还是投资者,都应保持对证券法规的认知和敬畏,主动寻求与监管机构沟通,确保代币化证券活动的合法合规切实落实。这样才能在合规的轨道上推动行业健康稳健发展。
总结来看,代币化证券作为区块链技术和金融市场结合的前沿领域,其本质属性决定了必须受到现有证券法律框架的监管。美国SEC的明确态度为代币化证券市场参与者敲响警钟,也为行业发展方向增添了确定性。随着监管规则逐步完善和立法进程推进,代币化证券有望在合规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资本市场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各方应积极响应SEC的呼吁,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塑造更加透明、公正和有序的数字证券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