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伊尼汉(Brian Moynihan)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其研究团队已经不再预测美国经济会陷入衰退,这一立场的转变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背景下,传递出积极的信号。莫伊尼汉的言论不仅反映了美国银行对经济形势的乐观态度,也暗示了政府和联邦储备系统在控制通胀、实现经济软着陆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综合来看,美国经济正在经历一次温和调整,尽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整体表现依旧坚韧。今年初,很多经济预测机构和市场观察者普遍看空美国前景,预期高利率和持续通胀会引发经济陷入衰退。然而,美国银行的研究团队曾在去年同期预测经济衰退,但如今已全面取消这一预测,显示经济的韧性超出预期。莫伊尼汉指出,消费者支出虽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在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左右,约为3%的增长率。
虽然这较去年同期的6%左右有所下降,但代表美国民众总体消费能力尚未明显缩水。消费者的谨慎购物态度体现出他们开始适应高利率环境,但依然保持一定的消费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账户中的余额虽然有所减少,但收入水平保持稳定,失业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大多数家庭依然拥有经济保障。这种平衡对经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联邦储备系统目前处于一个微妙的政策调整阶段,既要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胀反弹,又需避免过度紧缩导致经济陷入衰退。莫伊尼汉提到了银行预测未来一年内,美联储将分两次降息,分别可能在十月和十二月的会议上实施。
此后,2025年还预计将再有四次降息。这一预期与市场对利率回落的渴望相符,同时也预示着货币政策将逐渐回归较为宽松的常态。 尽管7月份美联储选择了维持利率不变,且当周公布的就业数据表现疲软,市场初期反应出现震荡,但整体股市迅速恢复,房贷利率亦出现下滑趋势,显示投资人和借贷者都在期待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莫伊尼汉强调,这种政策调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不仅涉及企业端和消费者端,还影响到信贷市场整体的动态调整。 专家普遍认为,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由疫情后强劲反弹到“软着陆”的关键阶段。所谓“软着陆”指的是在避免经济陷入显著衰退的情况下,成功控制通胀并实现平稳增长。
美国银行CEO的观点与这一政策目标高度一致,也为投资者及公众带来了更多信心。 另一方面,消费者行为的转变也值得关注。高利率背景下,债务成本上升,借款变得更为谨慎,生活成本压力导致部分非必要消费减少,但整体消费基础依然稳固。储蓄的逐步消耗虽然显示出家庭的财务压力,但低失业率和薪资增长一定程度缓解了这一压力。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未来几个月消费者偿债能力和支出意愿的变化将成为经济能否避免衰退的关键。 从银行业的视角来看,美国银行的预判乐观反映了其对企业融资环境和贷款需求的积极评估。
商业信贷的健康发展及企业投资的稳定增长是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未来随着利率逐步回落,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或将进一步提振资本支出和就业市场。 同时,政府层面的财政政策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起到重要支持作用。面对通胀压力,财政政策逐渐调整以配合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拜登政府近年来在推动就业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供应链建设、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这些长远举措正在逐步显现积极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经济衰退的风险有所降低,但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国际地缘政治紧张、能源价格波动、贸易摩擦以及科技行业调整等。
这些因素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传导影响,需密切关注。 美国银行CEO的最新表态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务必要理性看待经济周期特性及潜在风险。在经济转型和政策调整的复杂环境中,保持灵活应变策略和长期视角尤为重要。 总结来看,美国银行研究团队不再预测经济衰退,反映出美国经济当前的韧性和政策成效。消费者支出趋稳、就业市场表现稳健、货币政策渐趋宽松,将共同助力经济实现软着陆。面对未来,持续关注货币政策调整步伐、消费者行为变化及全球经济动态,对于理解美国经济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数月的经济数据将进一步验证这一乐观展望的持续性,投资者和决策者均应保持警觉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