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金融市场监督局(Finma)经历了对于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倒闭事件的教训后,监管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尤其是针对瑞士的加密货币行业。Finma的新任负责人斯特凡·瓦尔特(Stefan Walter)在其公开讲话中明确表示,不能再出现监管失误的情况,这一立场标志着对于加密行业将更为严格的监管政策的实施。然而,这一政策改变却给瑞士的加密初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加密货币的日益普及,尤其是稳定币(Stablecoin)的使用日益增长,Finma最近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政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稳定币是一种其价值与法定货币(如美元、欧元或瑞士法郎)挂钩的加密资产,旨在为加密市场带来更多的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金融体系的界限。 Finma在7月底发布了关于稳定币交易的监管通知,要求参与稳定币交易的所有相关方必须进行身份识别。
这一政策要求不仅针对稳定币的发行者,也包括担任保障机构的银行。对此,Finma表示,此次监管并非全新要求,而是对反洗钱义务的强调与对银行保障条件的进一步阐明。 然而,加密行业的反应却十分激烈。行业协会瑞士区块链联合会的负责人马蒂亚斯·鲁赫(Mathias Ruch)指出,这项措施显然是对加密市场规则的严加限制,甚至让人无法忽视与美国严苛监管政策的相似性。他提到,当前的监管措施并未考虑到行业发展的现实,应该在未来的金融市场法制框架形成之前,以更为友好的方式进行调整与讨论。 对于稳定币的监管,Finma的立场是清晰的。
瓦尔特在公共场合反复强调“相同的业务,相同的风险,相同的监管”原则,认为无论是加密货币还是传统金融产品,监管框架必须保持一致性。这一立场也使得即便在稳定币市场相对较小的瑞士,监管的重压也不容小觑。 瑞士的稳定币市场正面临重重困境。许多初创企业指出,如今高昂的合规成本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大障碍。瑞士的稳定币初创企业Centi的联合创始人拉尔夫·泽尔维格尔(Ralf Zellweger)表示,身份识别的合规成本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简直无法承受,这将摧毁稳定币的潜在市场。 稳定币的一个核心优势在于其用户能够将其作为数字现金使用,而不需要像传统金融体系那样依赖中介银行进行交易。
泽尔维格尔指出,Finma要求对“中介”的身份进行识别,实际上是削弱了这一数字现金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由政府机构对所有交易进行监控,那么数字现金的本质将会面临风险。 虽然监管的加强针对的是防止洗钱和相关犯罪活动,但专家们也对当前加密交易中洗钱问题的过度关注表示了不同看法。BDO的法律顾问德特莱夫·巴塞(Detlev Basse)认为,大部分洗钱活动仍在传统金融系统中进行,当前对稳定币施加的压力并不合理。 除了稳定币的监管,Finma在应对加密行业时的态度也显得日益谨慎。自瓦尔特上任以来,Finma与行业之间的交流似乎明显减少。
鲁赫表示,自疫情结束以来,区块链协会与Finma几乎没有直接对话,一些初创企业已经选择向更加友好的监管环境的欧盟迁移,即使那里的监管政策同样严格。 尽管行业人士对Finma的监管政策表示担忧,但在校对角度来看,许多专家依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根据Capco的加密专家格雷戈尔·冯·贝尔根(Gregor von Bergen)的观点,Finma的规定不会直接导致稳定币项目的终结。尽管对中介的识别要求构成了一定的障碍,但他相信,依然可行的监管框架会为行业发展带来契机。 目前,在瑞士,加密行业正面临着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博弈。Finma显示出强硬的姿态,试图通过严格监管来规避潜在风险,而行业的初创公司则在高昂的合规成本压力下谨小慎微,努力寻找生存的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士如何在全球竞逐加密货币金融市场的同时,保持吸引力并促进创新,将会成为监管部门与行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瑞士逐渐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创新的金融中心,如何找到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平衡点,将是未来行业与监管机构对话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说,Finma对加密市场的监管措施,无疑为瑞士的加密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在严格的监管框架内继续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将考验着各方的智慧与韧性。只有通过有效的对话与合作,才能在保障市场安全的同时,促进加密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