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近年来积极布局数字资产和区块链产业。2025年6月26日,香港财政司司长办公室(FSTB)发布了《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声明2.0》,明确提出将数字资产行业的监管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推动统一加密货币牌照制度的建立,并强化跨部门合作和国际监管协调。此举标志着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监管体系迈入新的阶段,也显示其打造亚太地区数字金融创新高地的坚定决心。 新政策明确,将根据不同机构类型,分别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和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分工监管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将作为主要的牌照发放机关,负责监管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和托管服务提供商,而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开展此类业务时,则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督管理。此举有效统一监管标准,解决了此前数字资产领域牌照权限分散、监管重复或空白的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声明提出香港将开始常规发行代币化政府债券,迈出代币化资产市场落地的重要一步。同时,政府鼓励推动涵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大宗商品、可再生能源等更广泛资产类别的代币化应用。通过让传统金融资产实现数字化和代币化,香港期待培育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科技创新动力,为数字经济注入活力。 稳定币的监管框架也同步推出,预计将于2025年8月1日起生效。该框架涵盖稳定币储备资产要求、赎回政策及风险管理等关键内容,确保稳定币的合规发行与流通安全。香港政府积极支持使用获牌稳定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市场尝试,体现了政策对数字货币实际应用的促进态度。
在人才培养和产业生态建设方面,政策蓝图中提及将启动由数码港牵头的区块链和数字资产项目资助计划,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化合作,提升专业人才输出及应用研究能力。与此同时,政府将配合引进先进的市场监控和风险防控工具,强化对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市场的监管效能。 国际合作是新政策的一大亮点。香港将加强与其他监管机构的协调和执法合作,推动制定跨境数字资产监管标准。借助其国际金融枢纽地位,香港正积极谋求成为全球数字资产监管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中心,提升区域金融服务的竞争优势。 行业领袖普遍对这一统一牌照及代币化资产战略表示高度认可。
中国资产管理(香港)首席执行官甘添指出,新政策为实物资产和基金代币化在融资市场的应用提供了更明确的监管路径,有助于推动数字资产生态的规范化发展。此外,香港通过将数字资产融入国家公共政策领域,如债券发行与支付,正以政策引导方式,促进数字资产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采用。 新的统一加密货币牌照结构不仅简化了监管流程,也提升了市场透明度和法律确定性。这无疑吸引了更多数字资产企业和投资机构,将香港视作理想的落地与发展基地。税收优惠及资金支持政策相辅相成,增强了香港作为亚洲数字资产创新中心的吸引力,有望吸引大量优质项目和资本入驻,推动本地数字经济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政策声明所倡导的LEAP战略(法律改革、代币化产品扩展、实际应用案例、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旨在系统整合资源,打造数字资产生态全链条,确保监管与创新平衡,促进数字资产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策略体现了香港对数字经济未来深远布局的前瞻性思考。 对投资者而言,代币化资产的丰富发展使其可获取更多具备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新型投资标的。代币化政府债券及基金产品则为市场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监管保障,降低了投资风险。配合稳定币的稳健管理,香港市场整体的投资环境和交易便捷度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不断成熟和数字资产生态的完善,香港的统一加密货币牌照政策将极大促进数字金融创新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更广泛代币化资产的发行与流通,既满足了资本市场多样化和全球化的需求,也为建设数字经济提供坚实基础。
总的来看,香港新发布的数字资产发展政策2.0不仅是对当前数字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升级,更是面向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通过统一牌照、扩展代币化资产、强化监管协作及人才培养,香港正逐步打造一个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创新活力的数字资产生态圈。这一努力不仅推动本地产业转型,也为亚洲乃至全球数字金融市场的繁荣贡献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效应。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香港有望巩固其作为全球数字资产创新枢纽的领先地位,开创数字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