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苹果公司加速向自家研发的Apple Silicon芯片转型,彻底告别Intel架构的时代。作为ARM架构与Intel x86_64架构之间重要的过渡桥梁,Rosetta 2翻译层让众多非原生应用能够在Apple Silicon芯片的Mac设备上顺畅运行。然而,在2025年中,苹果官方及其社区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Rosetta 2的支持将在macOS Tahoe(预计为2027年推出的操作系统版本)后逐步停止,这一消息无疑在开发者和用户中引发了广泛的震动。苹果此举显然表明其计划彻底摆脱对Intel架构的兼容,全面拥抱自家芯片生态,也体现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理解Rosetta 2的作用至关重要。Rosetta 2于2020年随Apple Silicon首发亮相,目的在于实现x86_64指令集应用向Apple Silicon的平滑过渡。
它基于动态二进制翻译技术,将Intel架构代码转换为ARM架构指令,使尚未更新为Apple Silicon原生的应用在新硬件上得以运行。在Rosetta 2出现之前,开发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资源重新编译或重写应用,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正因如此,Rosetta 2赢得阿广大Mac用户好评,成为苹果软硬件转型的关键支柱。尽管如此,苹果宣布在2027年底前逐步取消对Rosetta 2的主要支持,也带来了不少用户的焦虑与担忧。长时间依赖非原生应用的用户,尤其是部分游戏玩家、专业设计与建模人员,面临无所适从的局面。例如,像Cities: Skylines这样未计划推出Apple Silicon原生版本的热门游戏,将直接受到冲击。
此外,许多依靠旧版Intel应用和相关依赖环境(诸如某些Docker容器或Windows模拟工具)的开发者和技术人员,也担心这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甚至是业务连续性。从社区讨论可见,多数用户理解技术更迭的必然性,也认同开发者拥有更新换代的责任和动力。开发者已经有五到六年的时间进行适配和迁移,未来任何未更新的Intel应用都只能通过旧设备或虚拟机加以维持。正如一些资深用户所言,历史上类似的架构转换曾发生于PowerPC迁Intel时代,当时原始的Rosetta翻译在支持了四年后被弃用,而这一次的变化几乎是翻版再现。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同的声音提醒苹果重视商业用户及特殊技术群体的需求。某些工作环境中,依赖未更新的容器技术和跨平台工具成为常态,而这些方案依赖于Intel指令集的兼容。
停止Rosetta 2支持将迫使许多专业用户寻找艰难的替代方案,甚至可能导致他们转投其他操作平台。对此,一些用户呼吁苹果需继续维持Rosetta 2的关键功能,至少在一定期限内,以缓解过渡期的阵痛。值得关注的是,虚拟机技术厂商如Parallels Desktop Pro也在积极探索针对Apple Silicon的新方案,试图通过内置的仿真支持解决部分兼容性问题,未来或能部分弥补Rosetta 2退出后带来的缺口。然而这类方案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且付费订阅门槛较高,无法完全替代免费且集成良好的Rosetta 2。面向未来,苹果生态的软件开发状况成为焦点。面对Rosetta 2的倒计时,开发者需主动加速适配Universal二进制文件,或完全转向Apple Silicon原生架构。
那些选择放弃的应用将面临淘汰,用户需寻求功能相近的新软件替代。行业分析师认为,这次转型反映出苹果对软硬件深度优化的坚持,也是其提升整体产品性能、续航与生态闭环体验的战略步骤。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换购新的Apple Silicon设备是大势所趋,但购机决策应提前了解应用兼容性问题。迫切依赖特定Intel应用的软件用户,若开发者无更新计划,可能需保留旧款Intel Mac,或运用虚拟机技术继续维持旧环境。此外,Linux社区的努力也值得关注。如Asahi Linux等项目致力于支持Apple Silicon,为多操作系统共存提供新思路,或许能为专业技术人士提供更多选择。
综上所述,Rosetta 2支持终止标志着苹果架构转型进入新阶段,既是挑战,也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契机。用户与开发者都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应用生态的变革,以确保向Apple Silicon的平稳迁移不会影响日常使用与工作效率。只有这样,苹果生态的未来才能真正走向可持续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