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作为加密货币的鼻祖,自诞生以来就备受全球关注。很多国家不仅将其视为投资资产,更将其作为战略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美国和中国是目前已知持有比特币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事实上,除了这两大国之外,还有一些国家在悄无声息中积累了巨额比特币,构建了各自独特的数字资产版图。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低调的大国,揭示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战略意义。 首先,美国作为全球加密货币监管和执法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没收非法活动所得的比特币积累了近20万枚比特币。这些比特币的来源涵盖了从丝绸之路黑市到勒索软件攻击的多方面犯罪行动。
2025年初,美国政府不仅保留了这些资产,更通过总统签署的行政命令,将其纳入“战略比特币储备”,这标志着美国官方对比特币价值的认可升级,意图将其作为国家资产战略的一部分。此举不仅体现了美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领先姿态,也显示了其在国际金融地缘政治中的布局调整。 中国虽然禁止境内的比特币交易和挖矿业务,但由于2019年查处了规模巨大的PlusToken诈骗案,成功没收了大约19万枚比特币,使其成为全球持币大户之一。关于这些比特币的秘密去向,外界猜测不断。部分研究者认为,中国政府可能部分清算了这些资产,也有人推测这些比特币仍被困在冷钱包之中,静待未来的利用机会。中国的情况因其政策和监管的隐秘性,令其在比特币持有量方面更添神秘色彩,也体现了其在数字货币战争中的战略韬略。
然而,除了这两个重量级选手外,世界上还有多个国家在默默地加码比特币。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博丹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得益于丰富的水力资源,博丹的主权投资基金自2019年开始利用水电进行比特币挖矿,逐渐积累了约1.2万枚比特币。令人惊叹的是,这一数字在该国经济中所占比例高达30%至40%,远超任何其他国家。这一模式突显了博丹如何利用清洁能源转化为数字财富,形成了经济与环保相结合的创新范例。博丹不仅提升了自身经济韧性,也为全球国家级比特币储备积累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模板。
英国近年来因执法行动而成为新晋比特币重要持有者。在2021年,英国警方在一起涉及中国背景的洗钱案件中查获约6.1万枚比特币,多数资产归属大都会警察局及皇家检察署。当前,英国政府是否将这笔比特币长期持有,尚处于辩论阶段。不同于过去立刻出售没收资产的惯例,部分法律机构倾向于保留比特币,探索其作为国家资产的潜力。无论未来政策如何调整,英国已经成为全球比特币持有者网络中不可忽视的角色,对加密货币的法律及监管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乌克兰的比特币故事则更为特殊。
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比特币成为该国筹措军事和人道主义资金的重要工具。全球范围内的个人和组织通过捐赠比特币总额超过7000万美元,这些资金迅速投入装备采购、救援行动和基础设施维护。至2025年中,乌克兰官方持有的比特币余额减少到了不到200枚,显示其将比特币用作即时资金流而非储备积累。这种“数字战时资金箱”的模式开创了加密货币作为国家应急资金工具的新范式,同时也暴露了战争风险下金融创新的重要性。 中美之外,伊朗在比特币挖矿领域亦颇具影响力。自2019年以来,伊朗政府对比特币挖矿实施严格监督,要求所有持证矿工必须将产出直接出售给中央银行。
利用廉价乃至补贴电力,伊朗巧妙地将挖矿纳入国家外汇调度轨道,在多方制裁下依然通过比特币实现部分国际交易和货物支付。虽然挖矿活动中存在大量非法矿工,但整体上伊朗政府正通过法律途径静默积累数字资产,为经济恢复和制裁反击提供隐秘支撑。这种“以矿养币、币养国”的策略,在遵循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融合了全球数字经济的新趋势。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则被传闻持有大量未披露的比特币。虽然事实上缺乏官方确认,区块链分析人士依然认为UAE或通过查处金融诈骗和庞氏骗局没收了数十万枚比特币。其财富规模若属实,将使该国成为全球政府持币数第一。
UAE作为国际金融和加密货币枢纽,正逐步加码加密资产监管与吸引投资的力度,此类秘密持币传闻无疑强化了其在全球加密网络中不可忽视的地位。未来,UAE是否会公开披露或整合这些数字资产,值得各方持续关注。 保加利亚在多年前曾因大规模网络犯罪调查而一度声称持有超过20万枚比特币,成为当时极具话题性的国家持币代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政府对于这些资产的态度趋于模糊和矛盾,公开声明否认现有持有比特币。此案例反映了政府因多重因素难以妥善管理和透明披露数字资产状况的现实状况,也揭示出在比特币所有权问题上,谣言、猜测与真实之间往往存在错综复杂的边界。 此外,芬兰、格鲁吉亚和委内瑞拉等国家拥有少量来源于司法执行或政策应用的比特币,它们或因打击犯罪、或凭借政府干预形成了初步的国家级数字资产。
这些国家虽规模有限,却彰显了比特币资产布局的全球多元化态势。德国和香港作为新兴持币主体,也在逐渐扩大其战略储备与监管框架,反映出全球金融体系对比特币角色的重构正在加速。 这些隐秘累积比特币的国家展现了不同的战略路径。有的将其视为数字黄金,通过挖矿和没收稳步增加储备,有的则用于突破制裁或提升财政自主性,还有的作为应对战争和突发事件的灵活资金。静悄悄的积累往往能绕过市场波动和外部干扰,为未来经济带来潜在杠杆作用。与此同时,这些行动也带来了监管透明度的巨大挑战,国际社会对比特币持有的法律与政策框架亟需完善。
随着2025年的深入,越来越多国家加入到比特币积累的行列中,表明这并非趋于边缘的现象,而是成为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储备货币与资产多样化选择正在被数字货币替代或补充,地缘政治较量也拓展到了区块链技术领域。无论是公开宣示还是悄然布局,比特币持有实力正在逐步塑造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格局。 从清洁能源挖矿到执法没收,从战时资金筹措到制裁规避,比特币的国家角色愈加多样化。全球金融生态已不再是单一中心垄断,数字资产赋能国家经济主权的新趋势日益明确。关注和理解这些隐秘的持币国家,有助于洞察未来加密货币发展动向,解码全球数字经济的新版图,助力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和观察者把握未来机遇与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