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美国一位破产法官裁定,Celsius Network针对Tether就其涉嫌“火线抛售”近3.95万枚比特币(价值约40亿美元)所提起的诉讼可以继续审理。此判决否决了Tether希望全面驳回诉讼请求的部分动议,标志着这场涉及加密借贷市场巨头的法律战正式进入实质性审理阶段。此案不仅涉及巨额资产的处理争议,也反映出加密行业在法律监管和合规架构方面面临的挑战。Celsius Network曾是加密世界中规模最大的借贷平台之一,经历长达18个月的破产重组后于2024年年初正式退出破产程序,开始回报债权人。这场诉讼围绕的是2022年6月在比特币价格暴跌期间,Tether对Celsius持有作为抵押品的39,500枚比特币进行清算的行为。根据法院文件,Celsius指控Tether未遵守事先约定的合同规定,过早且低价出售了这些比特币,导致严重损失。
Celsius称Tether的“火线抛售”行为违反了合同中的“诚信与公平交易”条款,同时还涉嫌违反《美国破产法》中关于优先和欺诈性转让的相关规定。该公司强调,Tether在执行清算时未给予规定的10小时等待期限,导致比特币估价明显低于当时市场价,最终这些资产被转入了Tether旗下的Bitfinex账户。Tether试图通过诉讼驳回请求,声称美国法院无权审理此案,并否认所有指控。然而,法官认定Celsius的诉讼主张在法律上具有合理依据,尤其是在合同违约和欺诈转让方面,裁定Tether部分驳回其申请,让案件得以继续推进。司法审理的过程中,法官认同了Celsius提出的相关活动与美国境内的通讯、财务及人员往来存在实质联系,因此美方法院有管辖权限,不属于“域外”法律的无效突袭。全球加密资产市场发展迅速,但诸如此次案件所反映的法律纠纷愈发凸显行业合规与风险管控的复杂性。
许多中心化借贷平台与稳定币发行机构之间的关系尚缺乏透明度,监管框架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完善之中。Celsius与Tether的纷争,将成为司法领域对加密抵押资产处置机制的一个典型案例。此次事件的背后,还反映了稳定币巨头Tether的市场战略转型。尽管面临巨大法律压力,Tether依然在积极扩展其比特币资产储备,近期通过收购全球第三大企业级比特币持有方Twenty One Capital的多数股权,进一步增加了自身在数字黄金领域的影响力。与此同时,Tether CEO Paolo Ardoino公开表示,公司暂时无意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即使市场估值可能超过5000亿美元,超过传统大型企业如Costco和可口可乐等。这表明Tether更倾向于保持私营和灵活的运营状态,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和监管的不确定性。
此次法律纠纷还引发了业内对加密资产业务透明化和合同执行机制的广泛讨论。加密借贷平台的风险管理和抵押物结算程序需要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避免类似事件对客户资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此外,案件也促进了对稳定币发行公司业务行为及其潜在法律责任的关注,刺激行业内推动更多自律和合规措施。对于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而言,Celsius与Tether的诉讼结果不仅关系到数十亿美元的资产流失,更关乎数字资产市场的信用基础建设。尽管数字货币市场充满创新活力,但其业务模式和金融属性决定了需逐步与传统金融法律体系有效融合。法院允许此案继续推进,为未来相关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宝贵司法指引,同时也警示整个加密行业加强风险评估和合同履约管理。
综上所述,Celsius针对Tether的40亿美元比特币诉讼进入实质审理阶段,标志着加密借贷市场法律监管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该案件的裁决将对行业规范、市场信心及稳定币运营机制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监管趋严和合规要求提升,加密企业唯有构建更加透明和稳健的运营体系,才能赢得用户和投资者的持续信赖,推动数字金融生态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