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球股市呈现出令人瞩目的表现,尤其是外国股票市场相较于美国股市的强势涨幅,引发了投资者和市场分析师的广泛关注。尽管美国标普500指数在近期创下了历史新高,但相比之下,国际股票的涨幅显得更加耀眼和强劲,令不少投资者开始思考美国股市长期吸引力是否正在减弱,并积极考虑通过海外市场寻求更具成长潜力的投资机会。 首先,从数字上来看2025年初至今的涨幅差异极具代表性。南韩股市上涨了37%,德国股市增长了28%,墨西哥股票涨幅达到27%,而香港市场则上涨了20%,综合来看,全球外国股票平均涨幅约为15%。相比之下,美国股市的涨幅仅为5%,远远落后于全球大部分主要股票市场。 这种显著的差异背后,与美国国内政策环境和国际贸易局势密切相关。
2025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多个国家实行“互惠关税”,导致市场短暂震荡,美国股市从年初最高点跌去近16%。该关税政策计划将进口税率从平均2.5%推高至约28%,这个幅度无疑将给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格施加巨大压力,同时侵蚀企业利润,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此举引起市场恐慌,令美国股票一度表现低迷。 然而,经过市场强烈反应和国内外压力,特朗普政府推迟了多数关税的实施期限,且部分激进措施被取消或调整,第二季度美国股市逐步回升,投资者似乎接受了当前较为温和的关税政策。然而,新的基础关税率维持在10%左右,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高达30%,外加钢铁、铝、汽车等多项相关产品依然处于较高税率状态,整体进口税水平稳定在约15%。 这些贸易壁垒对美国企业的成本结构带来了持续压力,尽管企业努力通过调整供应链和价格传导保护利润,但显而易见增长节奏被放缓,即使市场表面企稳,隐含的不确定性和波动风险依然存在。
国际投资机构如Charles Schwab投资公司指出,2025年上半年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鲜明的案例,说明为何国际多元化投资战略愈发重要。美国市场因政策不确定性不断,表现不及全球其他股票市场,预计未来国际股票将继续领跑。 相较之下,亚洲和欧洲股市在全球贸易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带动下,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动力。以南韩为例,得益于其强大的半导体及科技产业链、良好的出口环境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状况,股市表现坚挺。德国股市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绿色能源投资,持续吸引资金流入。墨西哥随着美国贸易摩擦的推迟,与美国制造业的深度联动优势得以保持,其股票市场同样水涨船高。
此外,香港市场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受益于中国内地经济的复苏与开放政策,资本市场活跃度增强,推动股票价格稳步攀升。外国投资者也由此受益显著,纷纷加大配置比例,提升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回报比。 美国投资者传统上对本土市场拥有较高的信心,这部分源于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整体实力和公司盈利的稳定性。但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贸易政策和全球经济重新洗牌的现实,过度集中于美国股市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投资多样化不仅可以分散风险,更有助于捕捉其他市场的增长红利和科技革新带来的机遇。 长期来看,全球经济格局和资本流向正经历深刻变化。
贸易壁垒的调整、科技创新的地域分布变化、新兴市场的崛起均在重塑投资高地。国际资本市场的差异化表现提醒投资者,不能单靠美国股市实现财富的最大化,而应顺应全球趋势,利用多元资产配置策略提升长期回报。 分析人士还指出,投资者应提升对进口关税影响的认识,理解关税最终负担落在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头上。企业无法完全自行吸收和消化部分成本,价格上涨将传导至产品终端,抑制消费者购买力,最终影响企业赢利能力。美国股市波动虽受此影响,但外国市场受益于贸易环境改善和经济增长预期,投资者因此愿意押注海外机会。 展望2025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依然是动态发展的系统。
政治风险、地缘冲突、货币政策调整等都可能引发市场震荡。选择国际化、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意味着投资者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更能把握市场轮动带来的机遇。随着更多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加入全球市场,国际股票的资金流入预计将持续增长,推动其表现维持领先。 总结而言,尽管美国市场近期创出新高,但外国股票的强劲表现已成为今年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投资者应正视美国股市面临的贸易政策挑战与增长放缓风险,同时关注全球经济结构转变带来的投资风向。只有拥抱全球视野,积极做好资产配置,才能在未来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实现财富的稳健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