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监管环境的逐步完善,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重要桥梁,其安全性和合规性问题备受关注。近期,美国数字资产托管服务商Anchorage Digital推出了一套内部风险评估体系,被称为“安全矩阵”,以筛选符合其监管和安全标准的稳定币。然而,这一举措在加密行业内引发了广泛争议。其决定逐步下架三种稳定币——USDC、AUSD和USD0,尤其引发了相关发行方的公开质疑和批评,揭示了当前稳定币生态面临的多层次挑战。Anchorage Digital的“安全矩阵”初衷是基于即将出台的美国稳定币监管法案GENIUS法案,尝试建立一套符合未来监管预期的风险评估标准。其评估指标涵盖了稳定币的流动性、与美元兑付挂钩的稳定性、历史去锚事件以及最受诟病的“集中度风险”,即发行方结构是否存在过度集中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风险。
按照该标准,USDC、AUSD和USD0均未通过筛选,被认定不满足公司对长期韧性的内部标准。Anchorage Digital全球运营负责人Rachel Anderika公开表示,鉴于相关发行结构带来的高集中风险,机构投资者应对此严格警惕。不过,该决定当即遭到Agora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Nick van Eck的强烈反驳。作为AUSD稳定币的发行者,他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质疑Anchorage的评估依据,称其包含了“显著且可核实的事实不准确”。Van Eck指出,Anchorage未向公众透露其与Paxos公司间存在的业务联系,而Paxos作为USDC的发行合作方,可能从USDC及其他竞争对手的下架中获益,暗含利益冲突。他批评Anchorage试图以“安全顾虑”为由贬低USDC和AUSD,实则发布了误导性信息,质疑这一策略缺乏公正性。
USDC作为市场份额高达610亿美元的主流稳定币,广泛被各大交易所、DeFi项目及传统金融机构接受,Circle公司近期更在华尔街强势亮相,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关注。Anchorage此次放弃对USDC的支持不仅在市场上引发震荡,也让业内对其“安全矩阵”背后的真正动机产生了疑问。与此同时,AUSD和USD0虽然市场占比较小,合计约7亿美元,但在欧洲及其他地区均有一定用户基础和应用场景。Anchorage的判断不仅影响其自身服务生态,亦可能带动其他托管机构和交易平台效仿,进而引发全球稳定币生态格局的变化。此次风波也反映了当前全球稳定币监管环境迎来重要转折期。GENIUS法案作为美国国会正在推动的稳定币立法项目,旨在为稳定币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保护投资者权益和金融系统稳定。
其中关于发行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审计透明度及合规义务提出了明确要求。Anchorage的“安全矩阵”无疑是在为该法案落地做先行准备,试图通过内部审查规避未来因法规不合带来的风险。然而,业内普遍认为该框架尚显粗糙且局限于Anchorage自身利益考量,难以完全代表稳定币产业的多元化需求。与美国监管动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市场正在推行的MiCA(加密资产市场法规)亦正在重塑稳定币发展路径。部分非美国发行的稳定币在合规路线上采取回避态度,Tether公司CEO Paolo Ardoino即公开表示无计划遵守MiCA监管框架,认为其风险较大,导致部分交易平台主动下架USDT等代币以达到MiCA合规标准。这些动向凸显了全球稳定币监管正处于多重标准并存和博弈的阶段,治理缺口可能导致市场分化风险加剧。
Anchorage“安全矩阵”争议一方面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稳定币信用和透明度要求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托管服务商在利益绑定、市场操控及信息披露方面潜在的灰色地带。市场呼吁更加公开透明和客观中立的评级体系,同时期待监管层出台统一标准,为整个数字货币生态注入更多信任和稳定性。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此次事件提醒其在选择稳定币产品时要综合考量发行背景、合规情况及流动性风险,避免盲目跟风。同时,稳定币发行方亦需加快完善合规体系和治理结构,以迎接日益严格的监管检验。未来,随着GENIUS法案的落地及全球各地区监管协调的推进,稳定币市场有望进入更加理性和健康的发展阶段。但也不可避免地,部分不符合合规或风控要求的稳定币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综上所述,Anchorage Digital的“安全矩阵”事件不仅是一次单纯的业务调整,更是对稳定币生态安全、合规和利益博弈的集中体现。行业各方需以此为鉴,推动构建更为透明、科学和公平的生态环境,助力稳定币真正成为数字经济的坚实“数字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