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冲突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军事打击,网络战成为现代混合战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伊朗和以色列均发展出高水平的网络武器库和攻击能力,这种数字化战争模式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双方的作战手段,同时也引发了美国等第三方国家的潜在风险。专家和网络安全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伊朗军事力量因以色列导弹袭击遭受沉重打击,其或将依托网络工具展开广泛的报复行动,这些行动的影响有可能波及美国境内,特别是其关键基础设施和私营部门。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及高级军事指挥官的精确打击已于2025年6月初引发军事剧情高潮。尽管早已有持续的网络间谍活动,伊朗针对以色列的数字攻击次数与破坏力则可能大幅提升。网络专家提醒,伊朗可能通过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等技术手段对在线服务造成暂时瘫痪,更有可能利用毁灭性恶意软件“擦除程序”(wiper)对重要系统进行破坏,导致数据丢失与长期服务中断。
美国前白宫网络安全顾问迈克尔·丹尼尔表示,双方网络战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破坏行为,情报侦察和渗透同样频繁,网络空间俨然成为战场之一。尽管伊朗的网络攻击在国外尤其是中东以外地区尚未展现出极高的技术精湛度,但这次军事打击后,伊朗网络战策略有可能发生根本转变。谷歌威胁情报主管约翰·霍尔茨奎斯特指出,伊朗目前已有针对美国政府、军队及政治团体进行持续的网络间谍行动,未来这种攻击范围可能扩展至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和普通民众。过去伊朗骇客团体如CyberAv3ngers曾成功入侵美国多个水务系统,利用默认密码的安全弱点渗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表明美国在较小公共事业单位和基础设施运营方存在明显的网络防护漏洞。尽管这些攻击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防守上的薄弱环节为伊朗将来的攻击打开了方便之门。
安全专家安妮·菲克斯勒警告,如果伊朗的高级指挥官和重要设施被持续削弱,其更大规模的网络反击可能随之而来,其中美国很可能成为攻击目标,尤其是在网络安全相对薄弱的领域。她强调,美国企业和基础设施运营者须提升警惕,防止成为网络攻击的“机会之地”。以色列在抵御伊朗网络攻击上展现出一定的韧劲,然而美国的网络防御体系因规模庞大和复杂性带来的管理难度使其防护难度更大。除了伊朗自身具备的网络攻击能力,专家还指出其与俄罗斯、中国的战略盟友关系可能加剧冲突的数字延展。三国均拥有先进的网络武器和国家支持的网络作战人员,或将在必要时联手发动大规模的联合网络行动。如果冲突进一步升级,中国可能因经济利益考虑而介入,尤其是在以色列对伊朗石油经济施压的情况下。
美国网络安全顾问汤姆·凯勒曼预测,水务、电力和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最有可能成为伊朗网络攻击的重点。使用破坏性“擦除程序”和类似“NotPetya”风格的勒索软件将会严重威胁这些领域,造成长时间运营中断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伊朗骇客团队往往夸大攻击成效以达到心理战目的,但对潜在破坏力不容忽视。此次以色列军事行动后,全球网络安全形势更加紧张,美国企业和政府机构应加快完善网络防御体系。加强对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的保护,修补已知漏洞,培养网络安全专业人才,建立更高效的威胁情报共享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意识到来自国家级对手的网络威胁日益严峻,跨国协作与技术创新也必须同步推进。
网络空间的战场不再局限于单一地区或国家,任何国家的防御失败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国际局势的不稳定性。以伊冲突中的数字对抗提醒着国际社会,网络战争已经成为现代安全环境中的核心内容,势必要引起政治及安全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同时,公众也需提升网络安全意识,防范个人和企业数据被不法分子利用或攻击。随着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融入,未来网络战将愈发复杂和难以预测。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只是一个缩影,其网络战场上的动向可能预示着全球网络安全策略的深刻变革。各方应当重视数字时代的安全防御,谋求通过外交、技术与法律的多重手段应对这一颠覆性的安全挑战,保障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不受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