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复杂且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中,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大多数人分析这一冲突时,通常聚焦于军事动态、地缘政治关系和经济制裁等方面。然而,除了这些理性层面的考量,有一种鲜为人知却极具影响力的力量—宗教预言—同样在塑造这场冲突的走向,尤其是在美国部分白人福音派群体中。这股力量并非单纯的政治算计,而是根植于深厚的宗教信仰和对末世论的期待,正在深刻影响着美国对伊朗政策的制定及公众支持度。白人福音派如何将预言信仰融入政治议题及对中东局势的看法?他们的信仰是如何影响美国现阶段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本文将系统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与影响,为读者呈现一个不同于传统政治分析的视角。福音派预言信仰的历史源流及其在当代的体现19世纪中叶,一位名叫约翰·尼尔森·达尔比的英爱牧师提出了“时代主义”神学观念,主张人类历史被神划分为不同的时代或“时期”,在每个时期里,上帝与人类的互动模式都有所不同。
这种学说强调了《圣经·启示录》中描绘的末世景象,特别是“被提”(Rapture)概念,即信徒将在世界末日前被神直接带走至天堂,而留下未信者经历大灾难。20世纪下半叶,这种神学思想通过畅销书《末日之战》(Left Behind)系列小说及其改编影视作品广泛传播,深入美国福音派文化的每个角落。这些作品将复杂的圣经末世论加以文学化和影视化,生动地描绘了全球动荡末期的场景和耶稣基督的第二次降临。虽然学界多数认为所谓“被提”概念未在正典圣经中明确出现,其实际来源存疑,但对信徒的吸引力强大无比。许多白人福音派信徒将现代以色列的崛起视为末世论的关键标志,认为以色列的政治与军事胜利是圣经预言的应验。特朗普及部分福音派对以色列的强力支持更被解读为神圣使命的体现。
宗教信仰如何影响美国对伊朗的政策形成美国对伊朗的态度,在许多福音派眼中远远超越了纯粹的政治战略,而是一场跨越现实与属灵、现世与末世的大战。一些福音派领袖及其信众相信,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反以色列国家,扮演着圣经预言中敌对势力的角色,其军事扩展和核计划预示着“末日前夕”的临近。2025年美国军事行动空袭伊朗核设施,引发了广泛的解读和争议。不少白人福音派不仅对这一行动表示支持,甚至将其视为推动神计划的关键步骤。“特朗普是上帝拣选的领导者”这一信念在相关群体中被广泛传播,认为他的反伊政策符合神的旨意,是预示末世事件的开始。前阿肯色州州长、现任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迈克·哈卡比曾公开表示,特朗普逃过数次刺杀是上帝特意的安排,是“为了此时此刻的使命”而被保留的领导者。
这一宗教视角为美国对伊朗问题的决策加入了难以察觉的神圣色彩,使理性的政治辩论空间愈发狭窄。白人福音派对以色列坚定支持与对伊朗态度的关系不可忽视他们将现代以色列国家视为圣经中上帝应许的“所拣选之地”,并坚信履行《创世记》中“赐福以色列者必蒙赐福”的神圣誓约是美国基督徒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信念深化了美国政治中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无论是在移基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至耶路撒冷,还是在联合国政治议程上的立场。很多福音派领袖如约翰·哈吉牧师明确认为支持以色列不仅是政治问题,更是尊崇圣经的体现。在这种背景下,伊朗被视为威胁以色列生存的“恶势力”,美国对伊朗的强硬态度获得广大福音派的精神支持。与此同时,这种信念体系也促使部分福音派忽略或淡化对战争后果的担忧,认为中东地区的混乱是预言必然的部分,是通往末世来临的必经之路。
宗教预言对公众决策及政策形成的潜在风险把宗教末世论与外交政策挂钩,固然为理解美国部分决策者及选民的行为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这一现象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历史学者及宗教学者杰玛·蒂斯比指出,将圣经预言的字面解读应用于国际关系,不仅忽视了复杂的政治现实,还可能导致对人权、公正和和平的忽略。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中人权问题的觉察被部分福音派的神学视角淡化,影响了美国对中东和平进程的介入方式。且当决策者及民众将军事冲突视为上帝安排的“末日征兆”时,对和平解决冲突的意愿便受到削弱。任何质疑这类信仰支撑的政策都会被贴上不敬神的标签,限制了公共讨论与批判的空间。众多主流圣经学者也指出,“被提”教义和不少末世论观点并非传统基督教核心教义,而是现代特定群体创生的神学产品。
它们忽略了更多偏向和平、慈悲与公义的圣经精神。信仰应当引导人类追求善行而非冲突升级,在国际事务中牢记这一点至关重要。未来展望:理解多元视角与理性治理的必要性美国与伊朗的冲突不会轻易结束,且中东局势随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波澜。在此过程中,理解决策背后多元且复杂的动因——特别是宗教预言与信仰的影响,对于避免误判和升级冲突至关重要。美国社会的多元化意味着其政策不能仅凭某一群体的宗教寓言而设定,必须兼顾现实的国际政治、安全保障和人道关怀。对于白人福音派来说,在坚持信仰的同时,也需审视其信仰对公共政策和国际和平的影响,避免将宗教末世论变成危害全球安全的助燃剂。
与此同时,政策制定者和分析人士应加强对宗教信仰对政治行为影响的认知,推动更多跨文化与跨宗教的对话,减少误解和冲突。只有如此,才能在中东复杂多变的局势中谋求平衡,推动建设持久稳定的和平环境。总之,在美国与伊朗的紧张局势背后,不仅有权力斗争与国家利益,还有深刻的宗教心理和末世期待。预言与政治的交织令局势更添变数,也呼唤更多理性、包容和智慧的外交努力。了解并正视这一现实,或许是当代国际关系研究和公共政策制定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